以土茯苓为主治油漆中毒致痿举隅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7期第21卷 医案医话
作者:万滋功 钱丽玉
单位:咸宁市万善堂中西医诊所(437100)
土茯苓,来源于百合科植物光叶拔葜的根茎。性平、味甘淡。归肝、胃经。能除湿解毒、清热、利关节。
受李时珍《本草纲目*土茯苓》“解汞粉、银朱毒”之启发,笔者认为时珍之旨,似可理解为:土茯苓可解重金属所致中毒之类的疾病。于是在临床中,以土茯苓为主治疗油漆中毒致痿1例,疗效尚佳,特录如下。
患者胡某,男,21岁,1997年7月7日初诊。1997年3月在深圳从事喷漆工作。由于工作环境差,劳动保护制度不健全,3个月后,精神萎靡,全身乏力,四肢逆冷,食欲减退,丧失工作能力,在当地医院治疗。时过1个月,病情日重。因见其工友中,有人患同类疾病而卧床不起,骨瘦如柴,心中恐慌,要求回家治疗。经某医院作肌电图等检查,诊断为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由家人背护来我处就诊。诊见:面色萎黄,神情呆滞,语声低微,四肢瘫痪,肢端逆冷。双手肘关节以下出现对称性深浅感觉减退,手下垂;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呈对称性深浅感觉消失,肌肉萎缩,运动障碍。因从深圳护送回家途中背护不慎,双足拇趾趾背拖地擦伤出血,而患者毫无知觉。胃脘灼热,心烦,食欲不振,小便短黄,大便四日未行,舌质红边有瘀点,苔黄厚而燥,脉细而数。诊断:痿证。证属湿热蕴郁,痹阻经络。治宜清利湿热,通络舒筋。拟土茯苓赤小豆合四妙散方加减:土茯苓60g,赤小豆30g,黄柏、栀子、神曲、大黄(后下,大便行后停用)各10g,苍术、川牛膝、丹参、木瓜、地龙、天花粉各15g,苡米20g。3剂,水煎服,1剂/d,3次,嘱忌茶茗。
二诊(7月10日):药后当天大便通,以后一日一行,质地正常色偏黑,小便增多,色黄。纳食欠佳,胃脘烦热稍减,舌红苔黄厚,脉细数。守原方续投5剂。
三诊(7月14日):尿量多,色微黄,大便调,纳食好转,不再烦热,手指末端感觉增强,握力增加;双下肢已有知觉,他人扶站时,仍感踝关节无力。守原方去栀子、天花粉,加鸡血藤30g,黄芪20g。5剂。嘱加强四肢功能锻炼。
四诊(7月19日):四肢已温,能扶杖而行,舌质偏红质嫩,苔微黄,脉细稍数。方药调整如下:土茯苓30g,赤小豆、木瓜、地龙各10g,苡米、淮牛膝、制首乌、山萸肉、鸡血藤、丹参、黄芪、山药各15g。在此基础上稍作增减计15剂而愈。随访至今,愈后参加劳动,一切正常。
体会:湿热致痿,是痿证形成的主要病机之一。患者以接触油漆为起因,表现出湿热蕴郁、经络痹阻之证,治以清利湿热,通络舒筋之法。本李时珍之旨意,选土茯苓为君药治之。《素问*痿论》篇曰:“治痿独取阳明”,所选君药土茯苓归肝、胃经,入肝,则解肝经之毒而舒筋脉;入胃,则可去胃中邪热以开胃腑,同时湿邪得去而脾得健。此外,赤小豆亦清热解毒除湿,四妙散助土茯苓除湿清热解毒,丹参、木瓜、地龙活血舒筋通络,栀子、天花粉清心除烦生津,神曲化痰消食开胃。后又加入养血活血补气之鸡血藤、黄芪,滋阴补肝肾、健脾胃之制首乌、山萸肉、山药,使病邪却去之时,脾胃日益得以健运,自能生化气血津液,濡养筋脉,病体向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