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的
基本观点。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
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
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
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
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
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
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
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
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迫有理”、“人不为
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
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为准则
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
义为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
根源于无产阶级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
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
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
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
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
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
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
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
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
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造而加以吸收,
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对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的发展,
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统治阶级通过本阶级的道德理论
和道德规范为其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作论证,批判不利于自己统治的言
论和行为;被统治阶级则运用道德手段,呼吁为推翻与本阶级利益根本对
立的经济基础和政治统治而斗争。道德成为阶级斗争的一种工具。(2)对
大量不触犯法律的人们的态度和言行作出评价,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调
整本阶级内部人们的相互关系,消除本阶级内部的矛盾,并对敌对阶级施
加影响。道德对社会的发展,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道德的社会作
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否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取决于它所反映的经
济基础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阶级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领导干部要做表率。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要强调内因的根本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强调外因的促进作用,建立健全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道德观是对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基本判断和总体看法,它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突出了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核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立场、观点,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容体系。它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多方面的道德准则,既包含传统美德、革命道德的内容,又弘扬时代精神,体现了时代特色,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心愿,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所有社会人群,是当前开展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全面最准确的概括。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途径方式。“八荣八耻”通过采取肯定与否定、褒扬与贬抑对比的形式阐述了八对矛盾关系,指明了自律与他律这一道德建设的实践路径。道德不仅作为社会道德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而且,作为个体道德,它也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要逐步完善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道德建设机制,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的教育感化,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推动全社会、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导向。人既是个体的存在物又是社会的存在物,既是道德建设主体又是道德建设客体。“八荣八耻” 以规范为基本形式,以价值为实践指向,从人本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做人的起码原则、基本底线,内容一目了然、实实在在,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并化为自觉行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人的社会存在及其个人需要的内在统一,提供了科学的价值目标和正确的行为方针,开拓了全新的实现人类道德完善化的宽广道路。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是中国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它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明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推动烟草事业的发展,坚定整个烟草行业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理想信念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突出的贡献。那麽“八荣八耻”突出贡献在哪里呢?首先“八荣八耻”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阐述与最新发展,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体系道德观的最新阐述。其次,“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系统总结与自然升华,它具有深邃的历史底蕴,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再次,“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高度概括与集中体现,是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