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中 陶渊明得主要性格特征

2025-04-07 22:37: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咏荆轲中陶渊明的主要性格特征:豪放、积极、愤慨、渴望建功立业。
  本篇大约作于晋宋易代之后。诗人以极大的热情歌咏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在对奇功不建的惋惜中,将自己对黑暗政治的愤慨之情,赫然托出。写得笔墨淋漓,慷慨悲壮,在以平淡著称的陶诗中另具特色。
  诗歌按照事件的经过,描写了出京、饮饯、登程、搏击几个场面,尤其着力于人物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除暴英雄形象。比如,“提剑出燕京”,写出了荆轲仗剑行侠的英姿;“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更以夸张的笔法写出荆轲义愤填膺、热血沸腾的神态。而“登车何时顾”四句,排比而下,一气贯注,更写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直蹈秦邦的勇猛气概。诗中虽没有正面写刺秦王的场面,但从“豪主正怔营”一句,可以想见荆轲拔刀行刺之时那股令风云变色的虎威。

  这首诗还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来烘托荆轲的精神面貌。最典型的是易水饮饯的场景。 在萧杀的秋风中、滔滔的易水上,回荡着激越悲壮的乐声,“悲筑”、“高声”、“哀风”、“寒波”相互激发,极其强烈地表达出“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英雄主题。朱熹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这是颇具眼力的。

  原文: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