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形
在规划阶段进行主要工程规划布置时,规划灌区面积在5000亩
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667米2,下同。
以上,宜采用1∶5000~1∶10000的地形图;在5000亩以下宜采用1∶2000~1∶5000的地形图。在技术设计阶段,宜采用1∶1000~1∶2000的地形图,以便具体布置建筑物和设备及设计计算。(2)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是土壤颗粒不同组成的综合反映,既体现了肥力和耕作特性,又体现了持水和入渗的能力。土壤质地一般分为砂土、砂壤土、壤土、壤黏土、黏土五类。
(3)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的大小随土壤质地、结构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不同而异,测定方法有环刀法、土坑法和蜡封法等。
(4)土壤田间持水量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时,若再继续灌溉,灌溉水不能使上层土壤的储水量超过田间持水量,而只能增加土壤的湿润深度,会造成深层渗漏。因此,田间持水量是灌溉后土壤有效含水量的上限。一般农作物的适宜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100%,如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就需要灌溉。由于土壤田间持水量是确定灌溉的依据,因此最好通过实测确定。测定方法主要有田间测定法和室内测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