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一定
1.传说朱允文还可以,明是非,只是用的人有问题,策略失当
2.朱棣的第四代以后就不咋地了
3.朱元璋的分封的诸侯王中,没有几个让后世记得住的名人
4.朱元璋分封的诸侯王,在朱棣上台后基本遭到削弱,所以才出现后来李自成杀福王,小南明始终无法控制兵权
5.朱元璋的大明能有将近三百年的延续,主要是明朝时代名人辈出,既有名将也有名相,要不是崇祯作死,谁有能耐杀谁,也不至于在他手里亡国
6.朱元璋所建立的明朝始终保持对游牧民族的对战中,先有蒙古瓦剌,后有满族,若不是内部矛盾无法调和,其王朝寿命还能延续,而不是靠的什么分封制
你好!明朝开始的时候实行分封制并不奇怪,因为分封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减轻中央统治的成本和压力,当然劣势就是中央衰弱后毕竟要面对血光之灾。
朱元璋本人确实是个极其护短的皇帝,而且他对明朝的政治基础架构上有很多理想主义色彩:比如军户制、户籍制等等,那么给自己的儿子大封诸王,希望他们能永远拱卫中央也就不奇怪了,反正不管后来朱棣是怎么夺了侄子的天下,大明王朝最起码是延续下去了。
分封诸王,让他们握有兵权,才是对帝国最大的威胁。朱元璋分封诸王只是明初对边疆地区控制不够牢固的权宜之计,在明帝国巩固后,削藩是必然的事。人是趋利的动物,分封的诸王国不可能都忠于朝廷,很不可能世世代代忠于朝廷,只要有一个造反,就是对皇权巨大的威胁,轻者破坏社会经济,重者推翻皇权。自宋代开始,历朝历代皆重文轻武以文御武,帝国要长久存在,关键是要拉拢住组成社会的细胞~士绅,而非去搞过时的分封。明朝灭亡两大原因:制度弊端,中后期昏庸皇帝太多,前者造成财政崩溃,摧毁了帝国的统治机器,后者使统治集团离心离德,进而丧失了士绅集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