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红麻生态适应性与各地自然条件,我国红麻可划分为4个主要种植区域。
(一)华南产区
本区位于19°~25°N,北以南岭、武夷山为界。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四省(自治区)以及福建、云南、贵州三省南部。既是红麻纤维主产区,又是重要的种子繁育基地,每年提供大量“南种北植”用种。
本区气候属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气温较高,雨量充沛,大部分地区终年无霜。≥10℃的积温在5500℃以上,年平均气温20~24℃,年平均相对湿度在70%~80%,年降水量1400~2200mm。土壤多为红壤、黄壤、沙质土、石灰土和冲积土。但常遭干旱和台风袭击。
(二)长江流域产区
本区位于25°~32°N,南与华南麻区相接,西至成都平原,北以大巴山、大别山为界。包括浙江、江西、湖南、湖北、重庆五省(直辖市)和四川、江苏、安徽三省南部。本区单产最高,是我国红麻最适宜生产区。
本区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区,温暖多雨,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8℃,≥10℃的积温4800~5500℃,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年降水量为1200~1600mm,无霜期250d以上。土壤主要为沙壤、红壤、黄壤、冲积土、紫色土等。
(三)黄淮海产区
本区位于32°~41°N。包括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和安徽、江苏两省北部。该区植麻集中,面积最大,但单产较低,以夏播红麻(小麦茬或油菜茬)为主。
本区东南部气候温和湿润,西北部夏热多雨,冬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1~15℃,无霜期180~200d,≥10℃的积温3500~4000℃,年平均相对湿度70%~75%,年降水量500~900mm,降雨分布不均匀,春季干旱,秋季少雨,雨量集中在7~8月,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耕地面积较多。土壤为冲积土、盐碱土、砾质土。
(四)东北、西北产区
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山西、新疆等六省(自治区),种植分散,单产低,以早、中熟品种为主。但该区土地资源丰富,后期的干燥气候非常适合红麻的收获贮藏,是造纸红麻生产的最适原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