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流程

2025-04-07 21:36:0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数据库的建立与操作

根据工程坐标表、测斜数据表、岩性数据表以及化验数据表,可在Micromine中较易地建立地质数据库。一旦地质数据库建立,就可以在Micromine中操作显示地质数据。可进行如下操作:

(1)钻孔轨迹制作。可制作钻孔平面图(图5—48)以及立体图(图版A—1,A—2)。

(2)钻孔轨迹图案制作。可根据需要,制作岩性符号(图版A—3)。

(3)钻孔信息查询。可在钻孔图上查询各种信息如岩性、品位(图版A—4)等。

(4)钻孔品位显示与查询(图版A—4)。

(5)钻孔的各种属性值的大小可用不同的图形表示(图版A—5)。

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将显示的钻孔图与查询的数据和原始数据对比,以进一步校正数据。

2.创建轮廓线

本次示范工作根据已有地质剖面图转换而得到轮廓线(如图版A—6中的剖面)。转换时,分为两大步骤,首先将二维形式的地质剖面图转换为具有真实三维坐标的地质剖面图;然后按照三维建模软件的要求,提取轮廓线。

图5—48 钻孔平面图

3.创建实体模型

鉴于地质体或矿体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根据地质规律、地质知识、已有轮廓线交互式建立地质体或矿体的实体模型(或称为线框模型)具有实用性。Micromine软件提供较强的功能进行交互式建模。

采用交互式的建模技术(图版A—7),建立了矿体模型,包括总体形状(图版A—8)、分储量级别形状,岩体模型、岩石矿体总模型(图版A—10)以及地形地质、矿体与钻孔复合模型(图版A—11)

4.创建块体模型

(1)创建空的块体模型。根据实体模型,输入建模参数,定义块参数,添加属性域,即可生成空的块体模型(图5—49)。

(2)样品组合。通过生成井中坐标、限定组合样的范围以及输入参数等步骤,即可进行样品组合(图5—50)。

(3)对样品点进行基本统计并处理特高值。可对样品点进行基本的统计分析(图5—51),若有特高值点,可以进行处理。

(4)估值。Micromine提供多种对块体的估值方法,如距离反比加权、普通克立格法以及多种指示克立格法等。本次示范用距离反比法进行矿块估值,估值结果见图5—52。块体模型见图版A—9。块体模型与钻孔三维显示见图版A—12。

(5)按品位值对块体着色。可按不同的品位级别范围为块体着色(图5—53)。

图5—49 空块模型的数据库表示(Cu的值为空)

5.资源量估算

结合我国的储量级别划分的现状,用MICROMINE软件估算储量的级别划分的总体思路是:首先解译矿体、建立矿体块模型并进行品位估值;其次建立矿体储量级别的空间范围模型并对矿体块模型赋值。

(1)不同储量级别赋值。以给储量级别333为例。定义赋值参数,其赋值结果见图5—54。

(2)储量估算。通过“矿块模型报告”模块即可得到不同级别的储量。定义参数,设置约束条件。331+332+333储量级别结果见图5—55。其金属总量为873135t,矿石总量为158126315t,Cu的平均品位为:0.55;而勘探报告的总矿石量为:159973487t,Cu的平均品位为:0.57,总金属量为:919348t。对比可知,总矿石量相差1.15%,金属量相差5.02%。显然该结果与常规的储量估算的结果基本一致。

6.剖面分析

模型建立后,可以进行任意方向的剖面分析,并可查询任意矿块的信息(图版A—13)。当然,也可制作沿勘探线的剖面图(图版A—14,A—15)。

图5—50 显示组合样结果

图5—51 统计分析

图5—52 以表格方式显示估值结果

图5—53 矿块着色

图5—54 赋值结果

图5—55 331+332+333级别最终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