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的区别

2025-04-08 14:20:0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由于目前的航天飞机是垂直起飞、水平着陆的,所以它在发射时与普通飞机完全不同,而在返回时则基本类似,但一般要借助降落伞减速。虽然航天飞机在外形和返回的方式上与一般的航空飞机很相似,但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前者要复杂得多。例如,它在大气层外飞行,使用火箭发动机,所以氧化剂也要自身携带;航天飞机返回时要再入大气层,因而防热技术非常复杂……
  链接:航天飞机是第一次把航天与航空技术高度有机结合起来的创举。它由起飞到入轨的上升阶段运用了火箭垂直起飞技术;在太空轨道飞行段运用了航天器技术;在再入大气层的滑翔飞行和水平着陆段运用了航空飞机技术。
  航天飞机的循环工作程序包括地面准备工作、飞行和回收3方面,具体过程是这样的。
  先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或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装配大厅把航天飞机呈垂直状态装配在可移动的发射台上,再运到发射塔架旁的导流槽上方。航天飞机经测试检查合格后,开始加注推进剂。
  发射时,轨道器的3个主发动机先点火,然后2个固体火箭助推器点火。航天飞机垂直起飞,按预定的飞行程序上升。2分钟后,固体火箭助推器关机并分离,此时飞行高度约为45千米。固体火箭助推器分离后靠降落伞悬吊落在海面上,由回收船回收,供下次再用。3台主发动机继续推进轨道器和外贮箱的结合体。
  起飞后8分钟,主发动机关机,外贮箱与轨道器分离,此时高度约109千米,速度约7470米/秒。外贮箱分离后在坠入大气层时烧毁。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点火,用小推力把轨道器精确地送入预定的近地轨道。轨道参数随任务的不同而异,通常高度在185~1100千米之间,轨道倾角在28.5?/SPAN>~105?/SPAN>之间。轨道器可在近地轨道上运行3~30天,执行各种航天任务。
  飞行中,在航天飞机指令长的左边有一个旋转式手控制器,指令长可用此控制器控制航天飞机的姿态,并能用来命令喷射器点火,以保持轨道器的正确航向。再入大气后则用来控制航天飞机的副翼与升降舵。驾驶航天员位置也有一个旋转式手控制器,功能与指令长的一样。
  返回时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点火,使轨道器减速,脱离卫星轨道再入大气层。进入大气层后按大攻角姿态飞行以增加气动阻力,进行减速和控制气动加热。飞行攻角随飞行速度下降而逐渐减小,最后进入亚音速滑翔飞行状态,在导航系统引导下寻找机场和着陆。着陆速度约为340~365千米/小时,需要的跑道长度为3000米。轨道器着陆后,首先要进行安全处理,然后维修和测试检查,以备下次飞行使用。
  在起飞之后到飞行262秒之前,如发现轨道器不能入轨或没有必要继续飞行,轨道器可按应急返回程序紧急飞回发射场区的机场着陆。

回答2:

他们的主要区别是活动范围。普通飞机的活动范围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内,而航天飞机的活的范围却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尽管航天飞机作的是亚轨道飞行,轨道高度比较低)。
当然了,航天飞机的技术更加复杂,所以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拥有航天飞机,只造了5架。由于航天飞机的技术复杂,所以它也比较容易出事故,像上世纪80年代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起飞后一分多钟就发生了爆炸,原因是航天飞机的25万个零件中的一个出现了故障。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时解体。这两次事故都造成了机上的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回答3:

1起飞方式不同:飞机是靠发动机推动,水平起飞,只携带燃油。航天飞机是靠火箭发动机垂直起飞,携带固体燃料和氧化剂
2飞行方式:飞机需要升力,只能在大气内飞行,航天飞机在绕地轨道和大气内都可以飞行。
3材料:航天飞机的密闭要求高,外涂隔热涂层

回答4:

航天飞机与普通飞机的区别
首先是飞行空域上,普通的飞机的飞行空域是在大气层内,而航天飞机的主要飞行空域是在外层空间。
其次,用途上,航天飞机主要是用于外层空间的探索科研,以及一些设备物质的运输工作。而飞机的用途主要是在大气层内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运输。
第三,航天飞机的发射需要专门的发射中心而且是用火箭助推的作用突破地球的引力飞出大气层。普通飞机的起飞是在飞机场,通过发动机燃烧燃料提供动力和飞机外形提供的空气学动力来飞行。
航天飞机是一种垂直起飞、水平降落的载人航天器,它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发射到太空,能在轨道上运行,且可以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可部分重复使用的航天器。作为往返于地球与外层空间的交通工具,航天飞机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航天飞机的翼在回到地球时提供空气煞车作用,以及在降跑道时提供升力。航天飞机升入太空时跟其他单次使用的载具一样,是用火箭动力垂直升入。
飞机是指具有机翼和一具或多具发动机,靠自身动力能在大气中飞行的重于空气的航空器。
这样楼主可以一目了然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