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岗位评价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

2025-04-06 13:24:0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合理设计薪酬制度的主要步骤  ①企业付酬原则与策略的拟定;
  ②职务设计与分析;
  ③职务评价;
  ④薪酬结构设计;
  ⑤薪酬状况调查和数据收集;
  ⑥薪酬制度的管理和控制.

薪酬制度制定要考虑的问题  1。薪酬的制定是否依据职位分析进行;
  2。薪酬的制定是否与员工的绩效挂钩;
  3。薪酬的制定是否与员工能力挂钩;
  4。薪酬是否做到公平公正。

薪酬制度的五大原则  设计薪酬要遵循五大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遵守法律原则、效率优先原则、激励限度原则、适应需求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 1、对内公平
  (1)员工工作努力,所作贡献,取得业绩与所获得报酬对等;
  (2)与内部相同工作或能力相当人员之间,报酬对等。
  2、对外公平
  员工会将自己的报酬与本地区同行业的其他人或同学、亲戚相比,从而产生公平感。企业的薪酬要确保对外公平,即要有相应的竞争力。当一定时间内,员工工资待遇高于同行业其他公司时,员工会产生满意感。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利于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获得较强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二、遵守法律原则 薪酬政策必须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如我国颁布的《劳动法》、《最低工资保障法》,在深圳经济特区还有《劳动合同条例》、《劳动用工条例》等规定。
  三、效率优先原则
  四、激励限度原则
  五、适应需求原则

制定健全科学的薪酬制度,是管理中的一项重大决策。因此,需要有一套完整而正规的程序来保证其质量:
  (1)确定企业薪酬的原则与策略
  这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内容,是以后诸环节的前提,对后者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的有关分配政策与策略,如分配的原则、拉开差距的标准、薪酬各组成部分的比例等。
  (2)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是确定薪酬制度的基础。结合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管理层要在业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职能和职位关系,规范职位体系,编制企业的组织结构系统图。人力资源部和各部门主管合作编写职位说明书。
  (3)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重在解决薪酬的内部公平性问题。它有两个目的:一是比较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得出职位等级序列;二是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职位评估标准,消除不同企业间由于职位名称不同,或即使职位名称相同,但实际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不同所导致的职位难度差异,使不同职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薪酬的公平性奠定基础。它是职位分析的自然结果,同时又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职位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比较复杂和科学的是计分比较法。它首先要确定与薪酬分配有关的评价要素,并给这些要素定义不同的重和分数。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如HAY模式和CRG模式,都是采用对职位价值进行量化评估的办法,从三大要素、若干个子因素方面对职位进行全面评估。
  大型企业的职位等级有的多达17级以上,中小企业多采用11—15级。国际上有一种趋势是“减级增距”,即企业内的职位等级正逐渐减少,而薪酬级差变得更大,呈现出宽幅化的特点。
  (4)市场薪酬调查
  市场薪酬调查重在解决薪酬的外部公平性问题。薪酬调查的对象,最好是选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同行业的类似企业,重点考虑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酬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
  (5)确定薪酬水平
  通过薪酬结构设计为不同的职位确定的薪酬标准,虽然在理沦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若企业中每一职位都有一种独特的薪酬,就会给薪酬的支付和管理造成困难和混乱,也不利于对员工的管理与激励。所以,实际上总是把众多类型的薪酬归并组合成若干等级,如200分以下的职位薪酬水平为第一级,200至400分的为第二级,以此类推。
  薪酬等级数目应视企业的规模和行业的性质而定,其多寡并没有的对的标准。但若级数过少,员工会感到难以晋升,缺少激励效果。相反,若数目过多,会增加管理的困难与费用。
  另外还要给每一等级都规定一个薪酬变化的范围,或称为薪幅,其下限为等级起薪点,上限为顶薪点。各等级的薪幅可以一致,但比较常见的是随等级上升而呈累积式的扩大。相邻等级的薪幅之间会出现重叠,这不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可以使员工在某一等级内获得较高的薪酬,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但重叠的部分不宜过多,否则可能会造成员工在晋升后薪酬反而降低的现象。
  (6)薪酬的实施与修正
  薪酬制度一经建立,就应严格执行。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还应随着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薪酬水平的变化作相应的调整。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生理需要是一个人生存的基础。所以在激励员工的过程中,管理者要给员工们提供一套令他们满意的薪酬体系。这对全面使用各种激励方法具有奠基作用。

回答2:

1. 位评估法、点数法、因素比对法等。确保评价方法具有客观性、可靠性和公正性,能够准确反映岗位的要求和价值。

2. 确定评估因素和等级:确定适当的评估因素和等级,这些因素应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价值观相一致。评估因素可以包括技能要求、责任水平、知识要求、工作条件等。为每个评估因素创建一组评估等级,用于描述不同水平的要求和价值。

3. 进行岗位评价:将每个岗位的要求与评估因素和等级相匹配,评估岗位的要求和价值。通过评估委员会或专业人员对岗位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结果客观准确。

4. 确定岗位等级和薪酬结构:根据岗位评价的结果,将岗位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或级别,建立起岗位等级结构。基于岗位等级结构,制定相应的薪酬结构,确定每个岗位的薪酬范围或工资等级。

5. 考虑内部公平和外部竞争力:在建立薪酬制度时,要同时考虑内部公平和外部竞争力。内部公平意味着在组织内部,相同级别的岗位应该具有相似的薪酬水平,相同贡献的员工应该获得相似的薪酬。外部竞争力意味着组织的薪酬水平应该与行业市场相符,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

6. 定期评估和调整:薪酬制度应该是动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通过定期的岗位评价和市场调研,确保薪酬制度的公平性和竞争力,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7. 透明度和沟通:建立公平的薪酬制度需要保持透明度和有效的沟通。员工应该清楚了解薪酬制度的设计原则和程序,并有机会提供反馈和提出疑问。组织应该积极沟通薪酬策略和决策,解释薪酬差异的原因,以增加员工对薪酬制度的理解和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