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的朋友很少?为什么好朋友会逐渐疏远?

2025-04-18 09:24:1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友谊走至末路的时候,不要强求,不要刻舟求剑,不要水中捞月,不要以旧日情意来挽回,不要口出恶言。

只需坦然承认:它结束了。

然后,麻友继续去寻觅牌友,嫖客去和渣男结盟,书迷与影迷成为至交,环游世界的驴友去遇见留学生,哈佛MBA去结交耶鲁法学院硕士,伯牙和子期惺惺相惜,谢耳朵与莱纳德互爆互炸,小S和范玮琪、阿雅、吴佩慈等女明星组成姐妹淘。
如果你说,我还是没有朋友,怎么办呢?

余华在《在细雨中呼喊》中说过:

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友人,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种表面的朋友。

越是没有底线的人,“朋友”越多。“这是我朋友,那是我朋友,哦,他呀,我也认识,我朋友”。

越是自我尊重的人,越慎重认领朋友。因为他知道,一来双方都要有这份情感认知,二来智识与德行一定相当。

真正的知己可遇而不可求,或许终其一生,我们也遇见不了邝文美,遇见不了子期,遇见不了莱纳德。这真是遗憾。

但在遗憾之前,你一定要问一句自己:那些明亮的人,如果与你相遇,你是否有与之相匹配的分量?不至于成为廉价的信徒(也必成为廉价的叛徒),而是终生的至交。

回答2:

我想到一个专栏作家,他说,有一回,他被拉入一个初中同学群,发现完全适应不了,那些熟悉又陌生的人,终日在群里转发谣言、养生文、《十招让男人彻底爱上你》……以及对mao的狂热吹捧。

他试图告诉大家,谣言何以为谣言,中医养生不可全信,十招让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只是可笑的花招,而信mao者最好看一下某书、某文以及某纪录片。

如是几天,他收到提示:你被踢出群聊。

他无奈,感叹说,年少时的朋友,只适合怀念。

推此及彼。因恩情而结缘的人,也只适合报恩;一起喝酒、K歌、泡吧、约P的人,也只适合享乐偷欢。

真正的朋友,资源、地位、见识一定相当。即便有些友谊,看起来超越阶级,但观念的水位,也一定是相近的。朋友是分享观点的人,而不仅仅是交换感情

回答3:

张爱玲在香港大学与炎樱结识,后来要好,几乎要被怀疑同性恋。 张爱玲的书中插画,多由炎樱创作着色,照片拍摄者,亦多为她。和平年代,她们谈学业、服装、食物、气短情长以及乱七八糟,战争来临时,则一起避战火。1944年8月,胡兰成与第二任妻子离婚,与张爱玲结婚。炎樱是证婚人。
可惜,青春的水花冲开以后,湍急的时间里,只看得到有去无回的人。
年长后,她们逐渐疏离,后来断交,几乎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在美国孤独度日,一个在日本快意人生。
炎樱曾在信里问,为什么莫名其妙不再理我?张爱玲说:我不喜欢一个人和我老是聊几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个死人一样。后来,张爱玲与邝文美结为至交。邝文美是翻译家,也是作家、评论家宋淇的夫人,学识过人,德行亦然。宋美龄曾邀邝文美当她的私人秘书,被邝文美婉拒。张爱玲说,“我向来见到有才德的女人总拿Mae比一比,没一个有点及得上她的。”1995年,张爱玲在洛杉矶去世,死前留下简单的遗嘱,只有三条,第一就是:我去世后,我将我拥有的所有一切都留给宋淇夫妇。情义之笃,信任之切,堪称友情的模范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