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汤营模式?谁能给我翻译翻译求大神帮助

2025-04-09 12:25:2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回目录] 汤营村位于邛崃市羊安镇北部,辖15个村民小组,1028户农户,总人口3579人,其中劳动力2100人,总耕地面积达2701亩,人均耕地面积0.75亩,户均耕地面积2.62亩(户均拥有田块3个)。 随着农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羊安镇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耕作的农业种植模式(人均不到1亩且田块零散),不仅经济效益偏低(以现在种植模式测算,每户每年每亩纯收入500余元),也影响了科技成果推广、农业的规模经营、标准化管理和品牌化营销,不利于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走到了尽头。同时,由于农业效益偏低和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户对农业的投资愿望不强,种“应付田”和“撂荒田”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民有进行土地流转的愿望。 2004年以来,汤营村的一些农民以出租方式将土地流转给浙江台州的西瓜种植大户和其他蔬菜种植大户,年租金为800元/亩,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村民们看到土地在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运作机制下产生的效益与以前传统耕作方式产生的效益大不相同,许多农民认为只要走规模化、标准化的路子,农业也大有搞头。但农民以出租方式流转土地,所分得的利益只占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于是要求村集体组织带领他们走规模经营道路,争取土地效益更大化的要求。汤营村公推直选上任的村支部书记、致富能人胡贵全在列席邛崃市委常委会时(2005年,邛崃市委为扩大基层民主,将市委常委会对普通党员群众开放)。提出“现在村民反映,在自己不到1亩的承包地上搞生产效益不高,致富较难,希望把土地集中起来,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公司来进行规模经营。但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空壳村,无力将村民的这种愿望变现,希望市上予以支持”。邛崃市和羊安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和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大力支持汤营村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组建汤营农业有限公司,探索发展现代农业和规模化经营的路子。 汤营农业有限公司采用股份合作制方式设立,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村集体以土地整理新增的部分耕地入股(2005年该村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土地整理面积5500余亩,净增耕地700余亩),邛崃市国有独资的兴农投资公司投入100万元作为风险投入入股。入股土地每亩每年保底收入900斤黄谷,公司经营利润的一半作为分红资金(由村民与村集体按股份多少分红),利润另一半作为兴农公司的红利但兴农公司不拿走红利,该红利留给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待该资金壮大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村集体经济组织用该笔资金回购邛崃市兴农公司投入的风险股金(原则上等额回购)作为村集体股。集体土地股份所得分红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公司目前入股农户506户,集中土地1060亩(农户土地入股1000亩,集体新增土地入股60亩)。 汤营农业有限公司由股东选举董事会成员,成立了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制定完善公司章程及财务收支制度。公司董事长由村支部书记胡桂全担任,公司总经理由村委会主任阎永军担任,董事会成员5名,其中一般群众2名;监事会成员15名,其中一般群众14名。同时,由镇政府和财政所监督和审计其财务,严格执行支出报账制。定期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定期公开公司财务情况,接受股东监督。兴农公司不介入汤营农业有限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只保持重大经营方向的话语权。 汤营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建设了400亩“早春红玉”西瓜规范化种植基地、100亩苦瓜新品种试验推广基地、30亩大棚食用菌种植基地、160亩火葱、优质粮油基地370亩,正在实施食用菌种植等项目。与省级龙头企业金利实业、通威公司实行订单合作,建成生猪规模养殖场1个(500头存栏),已有200余户农户入股养猪场,实现了“有猪不见猪,养猪不喂猪”。 汤营农业有限公司按照要素入股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集体化、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公司资产由经营初期的207.75万元(市兴农公司投资入股100万元,股东现金入股7.75万元,土地入股1060亩折资66.97万元)增长为目前的248.56万元,主要增收项目包括:猪场、西瓜和转租收入及短平快蔬菜种植,共计创利41.7万元。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