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拍卖时住房人是病危老人,则法院强制责成老人直系亲属将老人接出,并自行安置住处。如果被强制执行住房的债权方可以通融的话,可以与病危老人签署一份协议,允许老人暂时使用有偿或无偿该住房,待老人病愈或离世后,债权方取回住房。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个人持有被申请执行的财产、而由人民法院书面通知协助执行的,都有义务按通知的规定执行。凡是无故推诿、拒绝或者妨碍执行,因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负法律责任。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应以法律文书为根据。法律文书必须发生法律效力,没有生效的不能作为执行的根据。法律文书还必须具有给付内容,如果只是确认或者变更法律关系的,则无需执行。所以,在执行完毕后执法人员应当将执行情况笔录交给被执行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第二百二十八条 执行工作由执行员进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执行员应当出示证件。执行完毕后,应当将执行情况制作笔录,由在场的有关人员签名或者盖章。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设立执行机构。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分析,法院如果已判决强制执行,如是住房,该房中尚有人居住,则将住房人强制迁离,住房问题自行解决。根据你的描述,住房人是病危老人,则法院强制责成老人直系亲属将老人接出,并自行安置住处。但是,如果被强制执行住房的债权方可以通融的话,可以与病危老人签署一份协议,允许老人暂时使用(有偿或无偿)该住房,待老人病愈或离世后,债权方取回住房。
要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