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底中山县解放初期,群众文艺活动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人才和作品。在县委宣传部及时的安排筹备下,1951年1月,第一次文代会在西山寺侧的侨联会议厅召开,经过两天的会议,正式成立中山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选出了以县委宣传部长刘秉锴为主席、中山图书馆馆长郑彼岸为副主席、龙正明为秘书长的领导机构,下设戏剧组、音乐组、美术组和创作组。
整风反右运动时期,文联活动一度停顿。
1958年起,由天大跃进形势影响,中山群众创作热情高涨。 1959年县委设置文联专职干部编制,同年召开第二次文代会,选出以副县长张莹为主席、县文教部部长梁其颖为副主席、李炳合为专职秘书的领导机构。这一时期出版过《中山民歌》、《中山演唱》、《中山文艺》等,会员人数发展迅速。
1962年,文联召开第三次文代会,选出以副县长梁其颖为主席,文化局长黄屏、文化馆馆长李文光、农民歌手何福友、干部作者余松岩为副主席,高永为专职秘书的领导机构。这一时期的会务工作逐步健全,出版工作正常化。
文革十年,中山文联停止了活动。直至1979年5月21日 ,在市文化宫礼堂才召开了第四次文代会。大会选出以县委宣传部部长刘庆常为主席,文化局长甘棠、石岐镇宣办副主任李毅文、作者余松岩、李文光、何福友为副主席、专职干部高永为秘书长的领导机构。中山文艺又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到1986年,与中山文联挂钩的会社就有75个,会员和会社成员已发展到3100多人。
1989年11月,第五次文代会召开,选出以林润洪为主席,高永、何廉为副主席,游宝森为秘书长的领导机构,各项工作不断展开,取得众多成绩。
1999年1月28—29日,第六次文代会在中山市图书馆综艺厅召开,全市180多名文学艺术界代表出席了大会,大会选出以郑集思为主席,刘居上为常务副主席,李正思为副主席,梁欣基任秘书长,胡三白任副秘书长的领导机构。2000年7月,毛延生任专职副主席,纪光明任常务副主席。2002年7月,任王莉为副秘书长。
2004年2月17日 ,第七次文代会在市会议中心召开,全市229名文学艺术界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领导班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锦源任主席,祝晓林、陈巧章、李正思任副主席,祝晓林兼秘书长,黎胜昔、王莉任副秘书长。2004年9月,陈小禾任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2006年4月,增任胡三白为副秘书长。
2001年9月,文联机关完成机构改革。2003年8月,文联管理关系由原来挂靠市文化局改为挂靠市委宣传部。2005年8月,市编委正式下文明确文联为正处级单位,仍挂靠市委宣传部,增设内设机构文艺创作室。
2006年2月,文联机关成立党支部,陈小禾任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