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2025-04-08 05:05:2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东北部,得天独厚的平原地貌和肥沃的黑土地条件,农用地面积较大。黑龙江省上半年农田秸秆焚烧期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下半年农田秸秆焚烧期主要集中在10月和11月两个月份。

我国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的现象还普遍存在。露天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还严重的浪费资源。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微小粒子,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成为引发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

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微小粒子,影响当地的空气质量,成为引发雾霾的重要因素之一。检测数据表明,就地焚烧秸秆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指数会明显升高,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和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会比平时高出几倍。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很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一般来说,焚烧秸秆火点分布的省份,与入冬以来雾霾频发的区域大致吻合。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房春生表示,根据近3年的监测结果分析,发现疑似烧秸秆火点的区域与污染区域关联性很强,而且污染地区空气中的钾离子等含量高,钾离子等是秸秆焚烧的特征元素。

专家表示,根据研究发现,在焚烧秸秆高发期出现的严重污染天气中,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物对雾霾的贡献率可能达20%左右。

焚烧秸秆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焚烧秸秆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突发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秸秆焚烧现象大多集中在夏秋和秋冬季节,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大,区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由于污染面广、排放强度大,加上低空排放,焚烧秸秆对临近地面空气质量影响较大,对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