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宏整理
公元纪年 黄帝纪年 民国纪年 清朝纪年 干支 大事
1905年 4603年 民前七年 光绪三十一年 乙巳 同盟会成立
“民报”创刊
1906年 4604年 民前六年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1907年 4605年 民前五年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1908年 4606年 民前四年 光绪三十四年 戊申
1909年 4607年 民前三年 宣统元年 己酉
1910年 4608年 民前二年 宣统二年 庚戌
1911年 4609年 民前一年 宣统三年 辛亥 武昌起义、西安反正
1912年 4610年 民国元年 壬子 中华民国成立
1913年 4611年 民国二年 壬丑
1949年 4647年 民国三十八年 己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换算公式:
黄帝纪元的换算:
由公元纪元换算黄帝纪元 黄帝纪元=公元纪元+2698
由黄帝纪元换算公元纪元 公元纪元=黄帝纪元-2698
民国纪元的换算:
由公元纪元换算民国纪元 民国纪元=公元纪元-1911
(亦可用:民国纪元=公元纪元-1912+1)
由民国纪元换算公元纪元 公元纪元=民国纪元+1911
(亦可用:公元纪元=民国纪元+1912-1)
光绪: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清朝使用此年号共三十四年。
生卒:1871—1908(38岁)
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则用58-“年份数除以60的余数”后计算)
也可以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干支纪年与格里历的换算
若我们把天干的甲、乙、...、壬、癸编上 0、 ......、8、9 等序号;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编上 0、1、 ......、10、11 等序号,那么:
从已知的格里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4,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例如:
(1972 - 4) mod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1972 - 4) mod 12 ≡ 0,所以地支是“子”。
附:已知天干地支,如何得到当前是60年中的第几年 (杨霖坤)
X=天干 N=地支
Y=0-5的自然数
A=0-4的自然数
Z=X+10Y
Z<=60
Z=N+12A
修改Y与A使Z=N+12A或 Z=N成立,则Z为要查询的干枝年份。例如:用该公式来解癸酉年份,则Z为10。
所以换成公历是1889年
天干地支纪年应该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不可能两个都是天干。
楼主可能打错了,估计是“癸巳年”吧。如果是,那么应该是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