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首军旅诗歌的赏析

2025-04-06 03:59: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西江月·井冈山
  1928年秋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
  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
  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
  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注释】:
  井冈山:在江西西部及湖南东部,方圆五百里。
  鼓角:本指古代军中所用的战鼓和号角,此处借指军号。
  岿(kuī)然:高峻独立。
  黄洋界(gài):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另四个是八面山、双马石、朱沙冲、

这首诗诗人通过对1928年8月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武装割据的伟大斗争,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

全诗以写意手法,再现了战争场面,没有正面的详细的激战描写,但在整个大意境中让人感到从容无敌的风度,稳重帅气不在话下。

透过这首诗,我们还感觉到红军最初成长的路线,以及毛泽东、朱德、陈毅会师并肩作战的风采。

此诗最令我喜爱的一行,那就是“黄洋界上炮声隆。”黄洋界这几个字的字形和读音都极美,接着的“炮声隆”显得战斗敦厚坚实而无血腥味,而“隆”字的发音也浑厚有力,如用“响”字就败笔了。当然以毛泽东这样一代天才,对诗的音、色、味、形是轻松把握、出入自如的了。
  
【作法】西江月是极少数平仄韵混押的词之一,毛泽东在这首词里是以湖南方言押的韵。
-------------------------------------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本诗赞美了前线将士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揭示了唐代长期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对深闺少妇的遭遇给予了深深地同情。

前两句写守边将士英勇报国,战争场面慷慨悲壮,极其残酷: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唐军将士人人宣誓要横扫匈奴,个个奋不顾身一马当先;五千身穿锦袍的精锐部队,全部战死在北国的疆场上。

后两句写无定河边的白骨,是春闺少妇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亲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可怜呵,将士们的白骨堆积在无定河边,而他们远方的妻子,则深信丈夫还活着,依然在梦中深情地呼唤着他们,盼望着有朝一日与他们相依相伴。

后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对照,一边叙现实,一边写梦境,虚实相生,用意工妙。情深词苦,感情凄楚,凝聚了诗人对牺牲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读来潸然泪下。
=================
古今两首军旅诗供你参考:)

回答2:

1、《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塞下曲·其一》【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3、《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4、《出塞》【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