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氧化钠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显强碱性.因此检验其中的Na2CO3,可根据Na2CO3和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进行,检验Na2O,可根据Na2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强碱性,通过测定pH来检验;
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步骤2: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振荡,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外一支试管备用 | 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产物中有Na2CO3
|
步骤3:将一片精密pH试纸置于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步骤二上层清液点在精密pH试纸上,待颜色稳定后,对照比色卡读出数据 | 溶液的pH明显大于9.6,说明产物中含有Na2O |
(2)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一定要用到一定容积的容量瓶,酸碱中和滴定常用的指示剂为甲基橙和酚酞,因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而要求滴加几滴指示剂A,滴加c mol/L的标准盐酸至溶液的pH约为8.2,所以应选酚酞作指示剂,指示剂颜色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时停止滴定,
故答案为:250mL容量瓶 酚酞 由浅红色变成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
②当选择酚酞作指示剂,碳酸钠被滴定为碳酸氢钠,再继续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碳酸氢钠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应根据V
2来计算.
所给数据中,第3次误差太大,舍去,V
2=
mL=5.00mL,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5.00×10
-3L×c mol/L=5.00×10
-3cmol,故滴定所取溶液中含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也为5.00×10
-3cmol,w克试样中含碳酸钠为0.05cmol,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0%,
故答案为: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