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布币、刀币发明的思路,是由日常的生产农具和战争的武器演变而成,一个是铲,一个是刀。因为那个时代,工具和刀具,是生活、生存和胜利的根本保障,前者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晋、两周地区,后者则是齐国、燕国和赵国等农耕文化发达的区域。种类很多,有齐刀、即墨刀、安阳刀、针首刀、尖首刀、圆首刀和明刀等,多铸有已经比较成熟、笔道肥粗的金文。春秋战国时代,因为各个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生产条件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货币体系。列国各自为政,经济自成体系,钱币铸造多样,布币、刀币、圜钱和蚁鼻钱,相互流通,互不排斥。
秦朝,是中华民族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书同文”的政策,钱币文字也是“书同文”的范围,全国上下通用小篆文,贝、刀、布等原始货币一律废除。秦朝丞相、政治家、书法家李斯,用小篆书写了体式修长、遒劲有力的“半两”和“两甾”钱币钱文,开创了书法名家书写钱文的先例,使我们现在亦能够窥见两千多年前的李斯书法,可为弥足珍贵。
秦朝半两钱币,是圆形方孔的古钱币,表现了我们的先人纯朴的宇宙观,那就是天圆地方的学说。半两钱古钱币作为我国钱币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这种外圆内方的钱币,在形制上从此固定下来,并为历代沿袭,直至清代。其后,汉代商业活动的繁荣,钱币制度也有了重大的改革。汉武帝元狩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8年,开始铸造五铢钱,钱币轻重适宜,其大小、形制,一直沿用到隋代。五铢钱古钱币的发明,是中国、乃至世界货币史的创举,其时的他国民族,还没有完全开化,钱币文化,尚未有建立。废除了铢两货币体系的唐代开元通宝,开始了宝文钱币时代,是一种观念的飞跃,因为宝文钱币的出现,是一种信用货币的雏形。交子,是现代纸币的鼻祖,一说始于唐朝的飞钱,在公元800年左右,行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金代海陵王完颜亮贞元二年(1154年),亦有占有流通主导地位的交钞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