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质岩粒度的测定及应用指什么?

2025-04-03 15:48:3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泥质岩的颗粒均较细,但在不同的沉积相带中,其颗粒组成又有较大的差异。不同的组成,造成其形成的岩石孔隙结构不同,其力学性质也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到盖层的封盖能力。泥质岩中最大颗粒一般100~300nm,激光法测定粒径范围为0.1~500μm或更宽,采用激光法测试其粒度构成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粒度分析主要给出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和累积曲线,以及粒度中值、平均孔径或含砂量等参数,主要反映沉积时水动力条件,是沉积环境的具体体现。
在不同沉积环境下泥质岩粒度分布不同,深海相泥岩颗粒较细,粒度中值一般为8~10μm,而河流相泥质岩颗粒相对较粗,均质程度差,粒度中值在12~18μm以上(图3—4)。
在不同的沉积环境条件下,粒度分布不同,其成岩后孔隙结构、孔隙连通性等都有所差异,粒度分析利于更好地评价和预测泥质岩盖层的封盖性能。
总之,盖层的主要作用是阻滞油气的散失,其封闭方式主要包括毛细封闭(静态和动态封闭)和浓度封闭。评价其封闭能力的实验参数有:有孔隙度、渗透率及毛管压力等物性参数,X—衍射、薄片分析等岩矿参数,有机碳及R。等地化参数和杨氏模量及泊松比等力学参数。这些参数用于评价盖层的基本属性,判识其是否能够做为盖层,同时还有一些专项分析参数,如突破压力、有效扩散系数、封闭烃柱高度、封盖系数、扩散阻滞系数等用于定量评价盖层的封盖能力。将储盖层进行系统评价时可用相对封闭压力系数,浓度封闭因子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在进行封盖层评价时,可以从中选择主要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既要分析盖层本身的封闭性能,又要考虑储盖层的配置关系,并需结合区域地质特点才能对封盖层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价。

图3—4 不同沉积环境泥岩盖层粒度及孔径分布特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