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平 温 丹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摘 要 原始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原始地质资料以项目为单位,按规范进行归档,形成地质档案,是地质资料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最新版本的《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DA/T41-2008),本文将本单位以往不同专业常用的四种旧版本的归档办法与《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对应。通过 44 个项目原始地质资料清理的工作实践,对新旧版本归档办法的对比对应进行了简单的应用总结。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工作的规范化,是地质档案管理的基础保证。
关键词 原始地质资料 地质档案 立卷归档规则 对比
原始地质资料作为地质工作的第一手资料,是工作区最直接、最基础、最真实的记录,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重要载体。地质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有保存价值的原始地质资料,通过归档形成原本地质档案,是原始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是地质资料规范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区已完成地质项目原始资料的规范整理和归档,地质档案的完整、永久保存,对该区地质工作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对地质档案的管理一直都非常重视,从 20 世纪 60 年代起,曾先后制定了多个立卷归档办法以规范不同时期、不同地质专业原始资料的归档工作。为论述方便,本文以 2008 年作为分界线,2008 年以前出台并曾经执行过的归档办法统称为旧版本,2008 年出台并正在执行的归档规则称为新版本。
1 新、旧版本的归档办法
1.1 旧版本的归档办法
2008 年以前出台并常被使用的归档办法:
(1)《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部颁,1964 年);
(2)《地质科学研究档案立卷归档办法(试行)》(部颁,1983 年);
(3)《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原本档案立卷归档办法(试行)》(部颁,1986 年);
(4)《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DZ/T 0222-2004)(部颁,2004)。
我院承担的地质项目涉及专业较多,2008 年 9 月 1 日前,原始地质资料的归档一直根据项目的专业性质参照上述四种归档办法执行。
1.2 新版本的归档规则
《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DA/T 41-2008)(国家档案局),2008 年 9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2 新、旧版本归档办法的简单对比
2.1 各版本归档办法的制定背景
20 世纪 50 ~ 60 年代,是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时代,各地学专业蓬勃发展,1964 年颁布并实施了《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用以规范地质档案的管理。
20 世纪 70 ~ 80 年代,国家加强了地学基础学科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先后出台了《地质科学研究档案立卷归档办法》和《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原本档案立卷归档办法(试行)》,以规范基础类地质项目的地质档案管理。
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剧增。2004 年出台的《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档案立卷归档规则》进一步详细规范了固体矿产项目地质档案的管理。近十年来,中国地调局在全国布置开展了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通过此次大调查,除传统地学专业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外,利用现代技术也衍生出许多新的地学方法和工作方式,在基础研究和找矿效果上都有所突破,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地质项目在实施中,可应用的各种专业手段不断增加,专业界线日渐模糊,专业间融合性越来越强。2008 年出台并正在执行的《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DA/T 41-2008)很好地适应了这一变化。
2.2 新、旧版本归档办法的简单对比
为了更好地执行 2008 年版本的归档规则,我们分别将 1964 年归档办法、1983 年归档办法、1986 年归档办法、2004 年归档规则与 2008 年归档规则进行了简单对比,以 2008 年归档规则为标准进行了对比对应的探讨。目的是为了指导、帮助立卷归档人员更清晰、更准确地理解和执行新的归档规则,进一步规范我院地质档案的管理。
2.2.1 适用专业
新、旧版本归档办法适用的专业不同(表 1)。
表 1 各年代归档办法适用专业对比表
2.2.2 类别(分类代字)数量
新、旧版本归档办法所规定的类别数量不同。旧版本归档办法说明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类目,新版本归档规则规定不能增设类别(表 2)。
表 2 各年代归档办法类别数量对比表
2.2.3 编号
新、旧版本归档办法档号的编号原则基本未变,但档号构成、名称等有所变化(表 3)。
表 3 新、旧版本归档办法编号对比表
2.2.4 编目
新、旧版本归档办法的编目规则未变,但名称及构成内容有所变化(表 4)。
表 4 新、旧版本归档办法编目对比表
3 原始地质资料清理
2011 年下半年,根据沈阳地调中心安排,我院对已汇交的 44 个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的原始地质资料进行了清理。
44 个项目中,按旧版本归档办法归档的有 41 个,项目所涉及专业包括区调、矿产、水工环、物探和化探等,占全部清理项目的 93%。其中,区调项目采用的归档标准为《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部颁,1964 年)和《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原本档案立卷归档办法(试行)》(部颁,1986 年),矿产项目、水工环项目、物探和化探项目采用的归档标准均为《地质档案原本立卷归档的具体办法》(部颁,1964 年)。
3.1 工作程序
根据《原始地质资料清理》工作要求和实际原档情况,制定了清理工作程序如下:以项目原归档目录为基础,按照原归档目录形成电子版,转换成 2008 年版本,数据录入,检查校对,校对修改,生成 *.xml文件和 *.bak 数据库文件,提交。
从以上程序可以看出,旧版本原档目录转换成 2008 年版本是必须首先进行的工作,也是完成《原始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的基础。借助此次工作,对原档目录的版本转换进行了实践。
3.2 版本转换
所谓版本转换,就是把按旧版本原档目录中的分类代字分别转换到 2008 年版的相应类别代字中。通过进行版本的转换工作发现,不同专业的原档,在新、旧版本转换时所涉及代字的对应程度差别较大,根据实际对应情况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总结。
3.2.1 区调项目
清理项目原档 23 个(表 5)。
表 5 区调项目清理情况
从表 5 对比可以看出,区调专业新、旧版本归档要求代字的对应性不高,两个旧版本中均只有三类代字可完整归类。
3.2.2 矿产项目
清理项目原档 4 个。
表 6 矿产项目清理情况
从表 6 可以看出,矿产专业新、旧版本归档要求代字的对应性较好,旧版本中有 8 类代字可完整归类。
3.2.3 水工环项目
清理项目原档 2 个。
表 7 水工环项目清理情况
从表7可以看出,水工环专业新、旧版本归档要求代字的对应性较好,旧版本中有8类代字可完整归类。
3.2.4 物探和化探项目
清理项目原档 12 个,其中物探项目原档 5 个,化探项目原档 7 个。
表 8 物探和化探项目清理情况
从表 8 可以看出,物探和化探专业新、旧版本归档要求代字的对应性较好,旧版本中有 7 类代字可完整归类。
通过对比发现,区调专业项目新、旧版本代字对应性较差,矿产专业、水工环专业、物探和化探专业项目的新、旧版本代字的对应性均较好,说明新版本归档规则的专业通用性较好。
4 结语
通过原始地质资料清理工作的实践,通过新、旧版本归档办法的对比应用,可以体会到,虽然旧版本归档办法专业针对性强,但已无法有效归纳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地学项目的发展现状。新版本的归档规则对个别专业的针对性不强,但通用性强,且分类更加科学、简单,更适应了目前活跃的地勘市场对地质项目专业多样化、边缘化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产生的新的信息载体的归档,在新版本的归档规则中都有了明确的说明。原始地质资料归档的规范统一,必将对地质档案的永久保存提供基础保证,为原始地质资料的利用提供良好的平台。
以上是笔者在原始地质资料归档方面的一些心得,仅供大家参考。由于笔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谬误,敬请同行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