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东吴国力远超于蜀汉,但是陆逊却没有诸葛亮那样可以北伐的本钱:第一、东吴的防守没有蜀汉那么有力,地理优势就决定了蜀汉易守难攻。第二、东吴内部争斗严重,孙权守城已经是费尽心思,怎么还会任由陆逊代军去北伐呢?第三、虽然陆逊的军事能力不比诸葛亮差,但是陆逊在国内的社会地位远不及诸葛亮,这样的区别就注定陆逊没有诸葛亮那样的举动。
首先来说,东吴地域开阔,需要防守的战线太长,它不具备蜀道天险的地理优势,而且它还直面曹操的虎视眈眈,只祈求曹操不派兵来打就不错了,哪还会主动去招惹曹操?这不是上赶着给敌人送人头么?反观诸葛亮就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担忧,有诗为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诸葛亮就是防守无忧患,所以才腾出手来主动出击。
其次,东吴内部的团结也远不及蜀汉。自孙权继位以来,对待政事十分懈怠。所以说东吴内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团和气,但是大多都是塑料兄弟情,背地里各有各的打算。也就是说孙权对于本地豪门陆逊,那是一边利用,一边防备。对待这样一个不能完全信任的将军,君主哪还会把军队全权交到他手里,让他带兵北伐呢?
最后,综合以上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就可以发现陆逊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实力:诸葛亮在蜀地地位超凡,是刘备的托孤大臣,连刘禅都得叫他一声相父,在军事方面更是全权统理,所以诸葛亮就有出兵的底气。反观陆逊,自己不得君主信任,而且还得为国家守卫边疆,所以他哪来的精力去北伐呢?
首先陆逊事情太多,太忙了,没有多余精力率军北伐,吴国的内政不稳,孙权不放权,疑心重,陆逊虽然官位高,但是没有实权,吴国内部派系太多,太复杂,威望不够,最后就是吴国的地形没有优势
东吴自己独具一方,但由于自身位置原因,他们北伐需要消耗的财力人力难以想象,强行北伐只会让国力空虚。
当时的东吴并没有蜀汉的优势,没有他们一样有利的地理位置,所以不能北伐。
荆州没有蜀汉的地形防守优势,陆逊为了防守司马懿偷袭荆州不敢有一天松懈,并没有诸葛亮出入汉中的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