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伊壁鸠鲁学派一样,斯多葛学派也是一个从希腊化时期一直延续到罗马帝国时期的哲学派别。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斯多葛学派的思想内容也在逐渐地发生着变化,但是与伊壁鸠鲁主义相比,斯多葛主义的基本内涵却显得相对稳定得多。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是出身于塞浦路斯岛的芝诺(Zero,约前336—前264,注意不是爱利业派的芝诺),他早年潜心于赫拉克利特哲学,深受其火本原说和逻各斯思想的影响,后来又因仰慕苏格拉底而对犬儒派、麦加拉派和柏拉图学园派的思想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公元前294年,芝诺在雅典开办了自己的学园,由于该学园设在一条有壁画的长廊下,在希腊语中,“画廊”一词(στοα)的旨译为“斯多亚”,芝诺的学园因此而得名为斯多葛(亚)学派,即画廊学派。早期斯多葛学派的主要代表除芝诺外,还有克利安提斯(Cleanthes,前331—前232)、克吕西普(Chrisippus,前280—前206)等人。他们在认识论上承认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和真理的标准,具有感觉论的倾向,但又主张有一种“内部感觉”,即天赋的清楚明白的理性,一切判断最终要由它来衡量。他们由此转向了理性主义甚至泛理论。与伊壁鸠鲁一样,早期斯多葛学派也把追求心灵上的安宁和“不动心”作为哲学的目标,但他们宣扬的是一种通过理性节制欲望的伦理学。不过,在早期斯多葛派中,片面抬高伦理学地位的倾向还不明显。他们把哲学分为逻辑学、伦理学和自然哲学三个部分,而对逻辑学的研究尤为深入,进一步完善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并开拓了命题逻辑的领域。
早期斯多葛学派把赫拉克利特的“火”加以神秘化,将其说成是一种有灵魂的东西或“能思想的火气”,把“逻各斯”说成是“神圣的”火的理性,即世界理性,也就是神或宙斯。他们认为世界是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万物都受着严格的必然性规律的支配,这规律是由神或“逻各斯”所决定的,它构成了万物必须服从的“天道”或“命运”。“世界大火”的燃烧和熄灭导致了世界的周而复始的产生与毁灭,这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每一个产生出来的新世界都与毁灭了的旧世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差别,它们都遵循同一个“世界理性”,所以人活一世就等于活万世。人与世界万物一样,也遵循同一自然规律和世界理性。每一个人的理性都是世界理性的一点火花,它们具有同构性,因此每一个人都可以借助于理性而认识到自然规律和客观真理。斯多葛学派认为一切人彼此是兄弟,有着共同的起源、命运和法律,人人平等,都是“世界公民”(早期斯多葛派是亲马其顿派,主张不同民族、阶级彼此和睦友善的世界主义)。
斯多葛派在伦理学上认为,人们自觉地服从“逻各斯”和“命运”,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和实现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他们所理解的“自由”。他们所看重的德性是朴素、严肃、刚毅、节制,不主张同情、怜悯和伤感。克吕西普在《论主要的善》中认为:“因为我们个人的本性都是普遍本性的一部分,因此,主要的善就是以一种顺从自然的方式生活,这意思就是顺从一个人自己的本性和顺从普遍的本性;不作人类的共同法律惯常禁止的事情,那共同法律与普及万物的正确理性是同一的,而这正确理性也就是宙斯,万物的主宰与主管。”与伊壁鸠鲁学派把快乐等同于奉福的观点相反,早期斯多葛学派主张美德就是幸福,他们认为,只有顺应自然、服从命运才是道德的生活,也才是幸福的生活。因此,人生在世应当通过理性摆脱一切快乐、欲望、恐惧和悲哀的纷扰,对于现实世界采取一种清心寡欲、无动于衷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