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迅速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的亮点是什么?

2025-04-17 11:32:51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特别是在建设时期,社会主义体制是国家建设的一个强力助推器。
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产量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工业强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了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大加强,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第二位。

回答2:

1925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十四大”通过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决定把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次大会,标志着有计划、大规模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的开始。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苏联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落后,资金又十分短缺,而且社会主义工业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苏联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前进。 从1928年至1985年,除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第三个五年计划被迫中断外,完整地执行了10个五年计划,取得了巨大成就。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达到70%,已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建立了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同时,工业的社会主义成分占了99%以上。据苏联官方统计, “二五”计划的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