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认识《艺术学概论》这门课程的开设和学习意义的?有什么具体的学习建议?

2025-04-05 11:36: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
我对艺术学概论的知识点有了一个新
的认识,这本书融入了音乐、建筑等方面的内容,使我重新
认识了艺术的概念。马克思指出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精神
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
脑中反映的产物。它通过典型艺术形象的感染力量,影响人
和人的生活,起到一种陶冶性情、潜移默化的作用。审美是
艺术的生命。离开了美和审美,也就无所谓艺术,因此,审
美的性质也是艺术最本质的属性之一。
但艺术不是与世隔绝
的某种

纯美

的东西,艺术的审美本质与社会本质、艺术的
审美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为艺术而艺术



为审美
而审美

是违反艺术本质的,必定陷入反理性、反现实的歧
途。

艺术的本质问题,是艺术的哲学基础问题,也是美学
上长期以来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之一。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
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陶渊明诗
曰: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意境首先是作为文学艺术中
一种空灵境界出现的。国画中的空白,被认为是画中有画,
画外之画,其妙不可言传。中国书法也同样讲究布白,强调

计白当黑




意境

是一种有限无限的超越美。魏晋时期
王弼提出了

得象忘言,
得意忘象

就是力求突破言象的有限
性,追求意的无限性,以有限表现无限,从而达到

言有尽
而意无穷

的境界。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和画,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意境

是一种不设

不施的自然美。李白认为诗贵


自然



清真

提倡

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

;苏轼要求诗文应当

绚灿之极归于平淡


认为自然无华的美才是高境界的美。中国古典诗、画、文、
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李可染先生
说:

意境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
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表现出来的艺术
境界,也是诗的境界。绘画是否具有意境,这是作品成功与
否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我不光充实了自己的
艺术修养,也把自己的所学运用于自己的教学中,更有利于
学生们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