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士革钢的区别

2025-04-09 08:56: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在印度被制成的金属块,不能直接被命名为大马士革钢,而它们被叫做大马士革钢,是因为这些金属被贩卖到大马士革(位于今天的叙利亚境内)这个城市后,用来炼制成武器,即大马士革剑(或大马士革刃)之后,才得名的。或者应该这样说:当中世纪欧洲入侵耶路撒冷(即十字军东征)时期,欧洲人看到他们的敌人使用这种武器时,就以为这种原本原材料是来自印度的武器,就是在大马士革取材制炼的,因此就有了“大马士革钢”这个说法。至于“印度铁”,姑且是看作以这个金属块来源而进行的命名,而“乌兹(Wootz)”则可能是最原始的叫法。另外,大概是因为“Wootz”被简单翻译成“乌兹”,中国人可能不好理解,所以第一位翻译它的人,命名他们为“印度铁”,有利于理解,因此这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综上所述,应该是先有“乌兹(Wootz)”,然后才有“大马士革钢”(Damascus steel),“乌兹(Wootz)”因为出产于印度故也被翻译作“印度铁”。 (fagoted iron):古代的一种钢,把表面磨光再用腐蚀剂处理,可见花纹,又称“宾铁”。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卷六说,镔铁有旋螺花、芝麻雪花;常用的腐蚀剂为金丝矾,又名黄矾(硫酸铁)。镔铁原产波斯(今伊朗)、罽宾(今克什米尔)、印度等地,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此后中国也掌握了制炼镔铁的技术。元朝工部设镔铁局,明代新疆、山西都产镔铁。古代中近东、南亚有花纹的钢器分为两大类:一种以印度乌茨(Wootz)钢为原料制成;一种以高碳钢和熟铁叠打而成。唐慧林《一切经音义》卷55所说镔铁“以诸铁和合”,当指后者。镔铁主要用来制作刀剑,镔铁剑极其锋利,有“吹毛透风”之誉。(参考书目  张子高、杨根:《镔铁考》,《科学史集刊》第7期,科学出版社,北京,1964。)
“镔铁”不是“大马士革钢”的同义词,更接近于坩埚钢系列。镔铁更象由中亚的布拉特钢加工得来,而由南亚乌兹钢加工得到的大马士革钢却很少见(不是绝对没有)。
“大马士革钢”最先开始是“乌兹”(Wootz)的同义词,后来由于“大马士革钢制造工艺失传”,同时随着现代钢铁工业的发展,到了现在已经成了“表面花纹钢”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