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蝎子的方法:拿起镊子捏住塞瓶子里就好,注意把握力度 ,避免用力过大把蝎子捏死。塞瓶子里之后记得把瓶子盖好,避免蝎子跑出了爬到身上,被蛰一下的滋味可不好受。
注意事项:
夏季,蝎子活动的季节,天黑之后,最好再八点半之后开始,因为这时候的蝎子大多数都要从石头下边或者墙缝中爬出来捕食。
地点,如果要去野外,要选择干燥、草木稀少的地方,这种地方蝎子最多,也容易被看到。蝎子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地上或者石头堆,土堆,只要拿着照明慢慢找,总能找得到。
夜间野外抓蝎子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注意脚下,避免被绊倒,或者掉进坑洞内,还应该注意蛇,如果周围有野兽出没,还应该避免被野兽袭击。
1、蝎子属于昼伏夜出的动物,喜潮怕干,喜暗惧怕强光刺激。喜群居,好静不好动,并且有识窝和认群的习性,蝎子大多数在固定的窝穴内结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蝎窝内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处,很少发生相互残杀现象。但若不是同窝蝎子,相遇后往往会相互残杀。
2、蝎子有冬眠习性,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惊蛰以后出蛰,11月上旬便开始慢慢入蛰冬眠,全年活动时间有6个月左右。在一天当中,蝎子多在日落后晚8时至11时出来活动,到翌日凌晨2~3点钟便回窝栖息。这种活动规律一般是在温暖无风、地面干燥的夜晚,而在有风天气则很少出来活动。
3、蝎子虽是变温动物,但它们还是比较耐寒和耐热。外界环境的温度在40℃至零下5℃,蝎子均能够生存。蝎子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气温下降至10℃以下,蝎子就不太活动了,气温低于20℃,蝎子的活动也较少,它们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5~39℃之间。
气温在35~39℃,蝎子最为活跃,生长发育加快,产仔、交配也大都在此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超过41℃,蝎体内的水分被蒸发,若此时既不及时降温,又不及时补充水分,则蝎子极易出现脱水而死亡。温度超过43℃时,蝎子很快死亡。
4、蝎子的生长、繁殖与外界环境的湿度也有密切的关系。在自然界野生的蝎子,如要久旱无雨,就会钻到地下约1米深的湿润处躲藏、隐蔽起来;当阴雨天气,地上有积水,它们会爬往高处躲避。因此,在养殖蝎子时要十分注意饲料的水分以及饲养场地和窝穴的湿度。
在山上逮蝎子,要选择石头多的山。蝎子平时非常喜欢藏在比较大的,光滑的石头下面,作为栖息地和进食的场所。蝎子喜阴、潮湿,因此很干燥的石头下面一般找不到蝎子,所以要选择稍微湿润一些的石头下面。
要选择山朝阳的一面,没有太阳光照摄的那面山不适合蝎子生存,所以要看好山体情况再爬山,否则会徒劳无功的。
因为蝎子不喜欢草丛多的地方,所以不要在杂草丛生的地方找蝎子。
蝎子喜欢生存在潮气一些的泥土附近,它们在饥饿时常常用泥土充饥,因此要多注意寻找有泥土的地方。
刚下过雨或下雨天蝎子不会轻易出现,它们不喜欢在湿漉漉的环境里呆着,因此要等雨停了,过两天山上干了一些时再去逮。
发现蝎子时,要快速的用镊子夹住蝎子的尾巴,然后放进塑料瓶子里,瓶子里最好事先放进一些湿润的泥土和蚯蚓、蜈蚣等食物,以供蝎子食用。由于蝎子爬行较为迅速,为了避免逮蝎子时蝎子爬进草丛,可提前用树枝挡住其爬行路线,然后再把蝎子夹到瓶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