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区带评价优选的重要性
在确定了盆地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潜力之后,面临着两种选择:其一是满盆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其二是首先优选富油气凹(洼)陷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有利区带,然后在有利区带实施钻探。实践证明,后一种做法更具有层次性,勘探成效更高,可以避免勘探工作的盲目性,加快勘探的进程。
与构造油气藏勘探相似,当重点区带地层岩性油气藏取得突破后,可以在重点区带周围实施滚动,扩大勘探成果,积累资料和经验,向新领域发展。
2.有利区带评价优选的主要参数
有利区带评价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5个方面:①油源是否充足;②有无有利的粗碎屑沉积体系;③有无宏观输导系统;④是否是优势运移方向;⑤有无保存条件。当具备这5个条件时,应当成为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实际上,在勘探初期,上述5个条件的评价往往是定性的或粗浅的认识,因此,对这5种因素的评价结果也是相对的,由此获得的区带认识也只能是相对的。
(1)油源充足程度:油源是成藏的基础,油源不足的区带是没有潜力的区带。油源充足程度一般由资源量或生烃量来衡量。近年来也常用资源丰度(单位面积资源量)来确定油源充足程度。
由于裂谷盆地具有一定的分割性和沉积中心的迁移性,盆内生烃凹(洼)陷是具体的生烃灶范围,油气的分布受控制于生烃灶的位置。近年来也常用“富油气凹陷”概念来表达油源充足的生烃灶。因此,有利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区带必须与富油气的凹(洼)陷相伴。换言之,在确定有利区带时必须先确定富油气凹(洼)陷,只有那些与富油气凹(洼)陷相邻的区带才可能成为地层岩性油气藏发育的部位。
(2)粗碎屑沉积体系类型:沉积盆地发育多种粗碎屑沉积体系,但是勘探证明,在一个盆地中并非所有的粗碎屑沉积体系中都发育地层岩性油气藏,同时,不同粗碎屑沉积体系含油气的程度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确定有利区带时要考虑粗碎屑沉积体系的类型。当然不同类型的盆地,粗碎屑沉积体系含油气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别,但相同类型盆地的状况可以借鉴。
(3)宏观输导系统:有利区带一定要有连通生烃灶的输导体系。宏观输导系统包括断裂带、粗碎屑沉积相带和大型不整合面及之间的相互组合。
(4)优势运移方向:优势运移方向决定区带是否可以富集油气。优势运移方向是由成藏期宏观输导系统的分布和输导性能以及成藏期具有优势通道的相对低势区所共同确定的。其中古斜坡和古隆起区都是有利的低势区。
(5)保存条件:区带优选阶段还需要考虑区带的保存条件。成藏期后遭受破坏的区带具有很高的勘探风险。成藏期后相对稳定、断裂活动弱的区带有利于油气藏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