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疏离型人格?患有疏离型神经症怎么自救?

2025-04-07 12:58:5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中,并没有“疏离型人格障碍”或是“疏离型神经症”。

或许是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比较生动形象,所以被口口相传。在网络上用来指代那些人际关系不稳定,不能与他人建立起信任感的人。 

事实上,在精神状态中“疏离”、“分离”都是一种令当事人感到困惑、痛苦的病症。 

一、感到自己被解体,对自己有种“疏离”感

就好像自己的灵魂飘在身体外一般,自己能够看到自己在行走,吃饭,洗漱,但觉得自己已经不是一个整体了,倒像是一位旁观者在观看自己的一举一动。

当事人会对现实的感知有种不真实感、朦胧感,所以在工作、学习、交友等方面都会遇到困难。

这种在精神病学中,称之为“人格-现实解体障碍”。患上这种疾病的人,会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1. 对身体完整性的感知分离。就好像自己在行走时,觉得身体跟不上腿脚,两截是分离的。

2. 人格具有双重性。觉得自己和自己分离。“我”既是自己,也是旁观者在看着自己。

3. 与自己的情感分离。感知不到自己的情绪,对喜怒哀乐都失去了感知力。所以人格解体的患者,很难描述出自己的情绪感受。

由于这类患者的感知力出现了问题,所以常常觉得自己是生活在另外一个异世界中,总是感觉眼前的现实生活存在着不真实感。

会出现这类精神状况,有几种可能性:

1. 存在吸食致瘾性物质的行为,或经常使用某些精神兴奋剂所致;

2. 由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引发,例如:癫痫、脑肿瘤等。

3.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

有趣的是,你也可以通过深度催眠,来安全的体验到这种解体的感觉。 

二、人际关系淡漠,与人疏离: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特点就是情感冷漠,对人际交往没有兴趣。这类人男性会多于女性,大致会有的表现为:

1. 几乎没有能够让他体验到快乐的活动。

2. 对人冷漠,情绪冷淡,没有热情,更没有幽默感。

3. 无法对他人表达爱慕与亲近之意。

4. 不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5. 偏爱单独行动,主动回避社交,对异性交往也缺乏性趣。

6. 几乎没有亲密朋友,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7. 不在意社会公德,经常不修边幅或特立独行。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因为人格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处事应对的固定行为模式。基本在我们16岁时就差不多定型了。

所以人格存在障碍,通常会在儿童期,青春期发育过程中出现,延续到成年。让当事人感到痛苦。或者是让其家人感到难受,不堪忍受。

回答2:

疏离性人格就是平时不喜欢和别人说话,而且性格特别的孤僻非常的冷漠,眼神有点直勾勾的症状,想要自救就是平时应该突破心理防线,多和人接触沟通交流让自己变得乐观一点。

回答3:

疏离型人格是形成和早起的依恋关系的建立,依恋关系主要的是指孩子和主要的抚养者之间的一种亲密关系,一般来说,就是孩子和母亲的亲密关系的建立。明白他们不是只对你会有抵触和拒绝,长久以来的行为和思维模式让他们会自觉的产生拒绝行为。

回答4:

疏离型人格是对身体完整性的感知分离。人格具有双重性。与自己的情感分离。自救的办法有:要正确认识自己,要正确认识自卑感的利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