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古名桑泊,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位于南京城中,紫金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当代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其右。六朝时期为皇家园林,明朝时为黄册库,系皇家禁地,1909年辟为公园,时称五洲公园。玄武湖方圆近五里,分作五洲,洲洲堤桥相通,浑然一体,处处有山有水,山异,终年景色如画。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
南京玄武湖中分布有五块绿洲,形成五处景区。一为环洲,步入环洲,碧波拍浪。细柳依依,微风拂来,宛如烟云舒卷,故有“环洲烟柳”之称。其中,假山瀑布尽显江南园林之美,其中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太湖石组成的“童子拜观音”景点尤为壮观。二是樱洲,樱洲在环洲怀抱之中,是四面环水的洲中洲。洲上遍植樱花,早春花开,繁花似锦,人称“樱洲花海”。三为菱洲,洲东濒临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山云霞,故有“菱洲山岚”的美名。四为梁洲,梁洲为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最胜的一洲。一年一度的菊展,传统而壮观,故有“梁洲秋菊”的美誉。五为翠洲,翠洲风光幽静,别具一格。长堤卧波,绿带燎绕。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构成“翠洲云树”特色。
玄武湖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玄武湖公园水、陆交通独具特色。水面上有快艇,自娱艇,豪华渡轮等;陆地上有环保电瓶车,乘坐舒适,视野开阔。
玄武湖内的五洲,在清乾隆年间叫老、新、长、麟、趾洲,1917年改为美、欧、亚、澳、非洲,1935年又改为梁、樱、环、菱、翠洲。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还得从玄武湖建园说起。
玄武湖最早辟为公园是在清末,据《新京备乘》记载,宣统元年(1909年),两江总督端方,建造公园筹兴劝业会,又辟“丰润”门,筑堤以通湖上,徐固卿(绍桢)建陶公亭(后改陶然亭,合祀张佩纶、端方、张之洞)、湖山、览胜楼。宣统二年(1910年),在湖神庙内设立后湖“五洲小
学”。到1917年,“湖神庙东,建五洲公园,改老、新、长、麟、趾五洲名,为美、欧、亚、澳、非,桥梁道路悉加改筑,花卉树木,移植至多。市政府设公园管理处。”(《首都志》)
1935年4月19日,南京市政府召开第349次政会议,拟将五洲公园改为玄武湖公园。(《南京市政府公报》第152期,第466号训令)7月5日,南京市政府在举行第360次市政会议上,审核市民所呈更改玄武湖中五洲名称意见,将亚洲改称环洲,欧洲改称樱洲,美洲改称梁洲,非洲改称翠洲,澳洲改称菱洲。并作了说明:
一、亚洲改称环洲:洲形屈曲如半环,樱洲亦为其所抱,人游过此,辄生曲径通幽之感,因改称环洲。
二、欧洲改称樱洲:洲上樱桃树极多,春风三月,绿醉红酣,颇绕艳趣,及至初夏,则朱实累累,湖民摘取,售饷游人樱桃,极悦目可口之妙,因改称樱洲。
三、美洲改称梁洲:洲擅全湖之胜,为梁昭明太子梁园故址。当日宾客来往,极盛一时,与现在之游人络绎,同一雅兴,因念其蓝褛开辟之功,故改称梁洲,亦有取于苏白名堤之意耳。
四、非洲改称翠洲:洲上修竹亭,纵横数亩,绕烟残照,翠色浮空,且钟山东峙,苍翠欲流,与洲间之竹翠相混合,浓翠可掬,因改称翠洲。
五、澳洲称菱洲:洲外多产菱,因菱米可供民食,为副产物之一,一以存民意,一以念民生也。(民国二十四年八月《南京市政公报》第156期)。
同时将“五州公园”改为“玄武湖公园”。解放后沿习其名,在“文革”期间,一度改称“人民公园”,粉碎“四人帮”后,又更为“玄武湖公园”。(摘自《南京史志》第3期)
玄武湖公园位于南京城中,钟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之中,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其右,占地面积472公顷,其中水面368公顷、陆地104公顷,是古都南京名胜古迹的荟萃之地,是全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娱乐休息公园。
玄武湖中分布有五块绿洲,形成五处景区。一为环洲,步入环洲,碧波拍浪。细柳依依,微风拂来,宛如烟云舒卷,故有“环洲烟柳”之称。其中,假山瀑布尽显江南园林之美,其中宋代花石纲的遗物太湖石组成的“童子拜观音”景点尤为壮观。二是樱洲,樱洲在环洲怀抱之中,是四面环水的洲中洲。洲上遍植樱花,早春花开,繁花似锦,人称“樱洲花海”。三为菱洲,洲东濒临钟山,有“千云非一状”的钟山云霞,故有“菱洲山岚”的美名。四为梁洲,梁洲为五洲中开辟最早、风景最胜的一洲。一年一度的菊展,传统而壮观,故有“梁洲秋菊”的美誉。五为翠洲,翠洲风光幽静,别具一格。长堤卧波 ,绿带燎绕。苍松、翠柏、嫩柳、淡竹,构成“翠洲云树”特色。
玄武湖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玄武湖公园水、陆、空交通独具特色。水面上有快艇、自娱艇、豪华渡轮等;陆地上有法国式小火车,乘坐舒服,视野开阔;空中有环湖观光列车,置身其中,鸟瞰观赏玄武湖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