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目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的目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从严治党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指出的: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个全面”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党执政规律认识新的提升,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总领,是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举措:即是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保障”,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言简意赅、精辟深刻,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既统揽全局又突出重点,每一个“全面”都有其重大战略意义,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有机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关系,而是一个有机联系、环环相扣的整体。从大的关系看,是目标引领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一个都不能缺的三大战略举措,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源泉、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从每一个“全面”之间的具体关系看,也都是彼此联系的。全面深化改革,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也是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国,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又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法治保障,无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都需要在法治的轨道上、框架下来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
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从事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