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台风减少 2. 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

2025-04-06 10:50:3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第一个台风形成需要几个基本条件:广阔的高温海洋、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适当的垂直方向风切变、足够的地转偏向力等,其中最根本的是广阔的高温海洋.
而“厄尔尼诺”现象从去年6月开始出现,到今年5月仍然存在,影响时间很长.它对太平洋东部、中部的影响是海温偏高,但对太平洋西北部则是海温偏低(远低于26~27℃),而这里正是台风的出生地,海温偏低使得海水蒸发量减少,提供台风的动力小,台风就成了“无米之炊”.
另外,提供台风初始扰动的赤道幅合带今年纬度偏低,地转偏向力不够,也难以形成台风的雏形.
第二个第三个是因为厄尔尼诺会带来大风以及强降水,基本上都在东南沿海地带,所以南方雨水增加,气温低,容易产生洪涝以及城市内涝,而北方没有水汽过去,所以降水少,高温干旱(台风都是在夏季多的)
第四个尼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
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便带走了热带降雨,出现所谓的“厄尔尼诺现象”.
在正常年份,南美洲的西海岸有一条冷洋流——秘鲁洋流——环绕着.洋流里含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因而鱼量很大(鱼以浮游生物为食).在东太平洋上空存在着一个反气旋(即高气压区域),热带信风于是在太平洋从东向西吹,风中包含大量水汽,使澳洲和印度尼西亚普降大雨.
但是,有时候反气旋向西太平洋移动,从而导致信风由西向东吹,并推动海水上层的暖洋流覆盖秘鲁冷洋流,使后者的温度猛升3℃—6℃.这就是厄尔尼诺现象.这种反常现象可持续几个月,它严重扰乱正常气候,并危害沿岸有关国家的生活条件.譬如,在1982—1983年的冬季,生活在秘鲁沿海太平洋中的鳀鱼纷纷逃向大海深处,使原本丰富的渔业资源一落千丈,该国的捕鱼业顿时破产.同样,在1983年,澳洲和印度尼西亚备遭干旱和沙暴的折磨.飓风恣意袭击玻利尼西亚,而在平常年份该群岛并无这种灾祸.那一年全球范围气候异常.
科学家们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有关
.
这都是气候反常的结果

回答2:

  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 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厄尔尼诺使大气环流异常,往往造成降雨多的地方出现干旱,降雨少的地方出现洪涝,影响的原因科学家还在研究。

回答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