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技术及在助听器中的应用有哪些?

2025-04-08 07:12:5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奥迪康空间净噪技术——实时监测左右耳信噪比的动态变化情况,根据言语优先的原则:
1,调高言语所在侧的助听器增益
2,应用降噪管理衰减对侧的噪音信号从而提高信噪比,最大提高言语声所在侧助听器的清晰度
在奥迪康顶级助听器中才有此项技术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聆听音质、舒适度,在嘈杂环境中获得更好的信噪比,助听效果更清晰。

回答2:

降噪技术并不是一项很新的技术,早在应用于助听器以前,许多领域就要求有降噪技术的应用,如通信、机械等领域。降噪即把噪声从带噪语音的信号中区分开来,并把噪声去除的过程。同压缩技术、移频技术、声反馈技术应用于助听器一样,降噪技术也是被逐渐应用到助听器众多声学处理技术的一种。
1. 单麦克风降噪技术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一种专门用于助听器的降噪方法,通过减小一定的低频增益来实现。在单通道助听器中应用该方法时,可通过使用滚降来实现[1]。也就是说,低于中频某一频率点的助听器响应将会按一定的方式被削减,即低频增益衰减,这种方法无法增加言语的理解度。研究表明:带有自动低频衰减和不带有自动低频衰减的线路相比,在噪声环境中主观和客观评估中言语理解度并无区别。单麦克风的降噪一般都是使用信号和噪声在频谱或者调制率的差异上来实现降噪的,最简单的是通过滤波器来实现的。一般认为语言声是高调制信号,噪声是低调制信号,信号处理的结果是含高调制频率的成分可以通过,而含低调制频率成份的不可以通过。Oticon Digifocus,GN Danavox 2 Danalogic,GN ReSound Canta7,Phonak Claro,Widex Senso Diva,Siemens Prisma在它们单通道信号拾取的产品中是使用调制技术的[2]。
2. 双麦克风自适应降噪技术
90年代出现的多通道、宽动态范围压缩技术(wide-dynamic-range compression, WDRC)可有效地对低频环境噪声进行处理[3]。在多通道助听器中,对噪声的处理不是采用滚降方式处理低频增益,而是在低频通道提供更高的压缩。虽然结果并不能增加言语的可听度,但可以减小低频噪声的响度而不影响声音质量。到2007年,唯听的Senso Diva,Phonak Claro,GN ReSound Canta7耳背式助听器中开始出现了双麦克风的自适应降噪技术。相对于固定的方向性麦克风,在单一噪声的情况下,该麦克风能提供更好的言语可懂度。但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比如有多个噪声、存在混响的情况下,该类麦克风的工作类似于固定方向性麦克风。为了应对复杂的噪声环境,在助听器中开始使用三个麦克风技术,如BTE Siemens Tria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