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10^18个。
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等于一个质子带的电荷量,带电荷量为:e=1.6×10^-19C。
元电荷的电量是e=1.60×10^-19C,所以1C÷(1.60×10^-19C)=6.25×10^18个。
假若两个物质都带有正电或都带有负电,则称这两个物质“同电性”,否则称这两个物质“异电性”。两个同电性物质会相互感受到对方施加的排斥力;两个异电性物质会相互感受到对方施加的吸引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扩展资料:
在试验室条件下,评定织物以摩擦形式带电荷后的静电特性,即测试织物的电荷面密度。
将试样在标准规定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放入由山东省纺科院研发的滚筒摩擦机里进行滚动摩擦,并产生静电,执行GB 12014-2009防静电工作服标准,将摩擦好的试样投递到LFY-403摩擦带电电荷测试里,通过静电电位计读出试样的电荷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荷量
6.25×10^18个。
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等于一个质子带的电荷量,带电荷量为:e=1.6×10^-19C。
元电荷的电量是e=1.60×10^-19C,所以1C÷(1.60×10^-19C)=6.25×10^18个。
所谓电荷的量子化指的是任何带电体的的电量只能取分立、不连续的量值的性质。那么也就是说任何带电体的电量都是基本元电荷的整数倍。
密立根的实验证明了微小粒子的带电量不是连续变化的,电荷量总是某个元电荷的整数倍,电荷量遵循量子变化规律。
扩展资料
1964年盖尔曼等人提出的夸克模型认为,质子和中子等,分别由具有-1/3e和2/3e的夸克组成,这表明,目前,电荷必然是e/3的整数倍。这也被实验所证实。这虽不是元电荷的整数倍,但它依然是量子化的。
一种哲学观念是守恒的观念,它假设电荷对外的作用在通过以电荷为球心的不同球面上,其电的作用总量不变。
另一种哲学观念是电荷对外的作用过程中在空间中延伸是作用采用均分的原则,即张量的属性。(在空间延伸时的特点)
对库仑定律进行检验的事实确立了如上两个方法和原则。同时也说明,传统的物理学对静电场中的描述规律也间接来源于这两个哲学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荷量
6.25×10^18个。
元电荷是指最小的电荷量,等于一个质子带的电荷量,带电荷量为:e=1.6×10^-19C。
解:元电荷的电量是e=1.60×10^-19C。
1C÷(1.60×10^-19C)=6.25×10^18个。
本题就是对元电荷概念的考查,知道任何物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或是元电荷的整数倍即可解决本题。
扩展资料:
英国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8年他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α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纪录到氢核的迹象。质子命名为proton,这个单词是由希腊文中的“第一”演化而来的。
卢瑟福认识到这些氢核唯一可能的来源是氮原子,因此氮原子必须含有氢核。他因此建议原子序数为1的氢原子核是一个基本粒子。在此之前尤金·戈尔德斯坦(Eugene Goldstein)就已经注意到阳极射线是由正离子组成的。但他没有能够分析这些离子的成分。
卢瑟福发现质子以后,又预言了不带电的中子存在。今时今日,以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理论为基础而论,因为质子是复合粒子,所以不再被编入基本粒子的家族中。
1个基本电荷 e = 1.602176565(35) ×10-19库仑
它的倒数就是你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