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氧气、氯化钠、硫酸铁、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推导过程如下:
2Fe²++ClO-+H²O——2Fe³+Cl-+2OH-,也不是ClO-+2Fe²++2H+=Cl-+2Fe³++H²O。氢氧根和三价铁不会共存。
由于次氯酸钠过量,所以溶液显碱性,不会有三价铁(这个离子在Ph大于4.7时完全沉淀)。
该反应其实最后次氯酸钠会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高铁酸钠(Na²FeO4,铁是+6价),离子反应方程式:Fe²+ +2ClO- +4OH- =FeO²- +2Cl- +2H²O 。
扩展资料:
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判定
物质的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还原性是指物质失电子的能力。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得失电子的数量无关)。
从方程式与元素性质的角度,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有无与强弱可用以下几点判定 [9] :
(1)从元素所处的价态考虑,可初步分析物质所具备的性质(无法分析其强弱)。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H2SO4、KMnO4中的S、Mn元素;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Cl-、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S、SO2等。
(2)根据氧化还原的方向判断: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
当不同的氧化剂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时,如氧化产物中元素的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进行判断,如是否需要加热,是否需要酸性条件,浓度大小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的氧化还原性通常与外界环境,其他物质的存在,自身浓度等紧密相关,通过以上比较仅能粗略看出氧化还原性大小。如欲准确定量地比较氧化还原性的大小,需要使用电极电势。
现实意义
在生物学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人和动物的呼吸,把葡萄糖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通过呼吸把贮藏在食物的分子内的能,转变为存在于三磷酸腺苷(ATP)的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这种化学能再供给人和动物进行机械运动、维持体温、合成代谢、细胞的主动运输等所需要的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次氯酸钠溶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氧化还原反应
提问者你好,首先反应方程式既不是会反应2Fe2++ClO-+H2O——2Fe3+Cl-+2OH-,也不是ClO-+2Fe2++2H+=Cl-+2Fe3++H2O。第一个:氢氧根和三价铁不会共存。第二个:由于次氯酸钠过量,所以溶液显碱性,不会有三价铁(这个离子在Ph大于4.7时完全沉淀)。该反应其实最后次氯酸钠会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高铁酸钠(Na2FeO4,铁是+6价),离子反应方程式:Fe2+ +2ClO- +4OH- =FeO42- +2Cl- +2H2O 。至于你那个答案是什么我就不知道了,以上是我的个人意见。望采纳
会反应2Fe2++ClO-+H2O——2Fe3+Cl-+2OH-
ClO-+2Fe2++2H+=Cl-+2Fe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