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然开朗、如梦方醒、恍然大悟、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一、豁然开朗
白话释义:原形容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朝代:晋
作者:陶渊明
出处:《桃花源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翻译:行走了数十步;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二、如梦方醒
白话释义:象刚从梦中醒来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翻译:寡人听管仲一番话,就象刚从梦中醒来
三、恍然大悟
白话释义: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朝代:宋
作者:释道原
出处:《景德传灯录》卷五:“(薛)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翻译:简蒙指教;一下子完全明白了或觉悟过来了。
四、茅塞顿开
白话释义:形容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朝代:明
作者:吴承恩
出处:《西游记》:“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茅塞顿开。”
翻译:我身无力;我腹无才;得三公之教;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
五、醍醐灌顶
白话释义: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比喻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
朝代:唐
作者:顾况
出处:《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翻译:岂知听了精辟高明的意见,受到很大启发,能使清凉头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