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结实率、预防倒伏、防止早衰、增加粒重。
一、合理灌溉、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灌浆期是水稻对水较敏感的时期,灌浆初期应保持浅水层,以满足水稻对水分的需求;灌浆中期,应采取间隙灌溉的方法,保持田间湿润;后期以干为主,有利提高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寿命和防止倒伏
二、重视水稻粒肥施用,提高功能叶光合能力。灌浆初期根据田块、品种、长势适当追施化肥或喷施叶面肥,可提高上部叶片光合能力,延长叶片的功能期,维持根系活力,增加粒重。灌浆中后期如叶片出现脱肥现象,及时采用叶面喷肥,每亩150克尿素和1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雾,促使叶片迅速转绿增强光合效率,对提高千粒重有明显效果。
必须要有水。灌浆期结束后,将水排掉,开始晒米。这时候不用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