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公元前257年),秦国陕西人。可以和孙武、吴起平起平坐之人。
战国四大战神排名第一,毫无争议。其他三位:廉颇、李牧、王翦。
一、先翻看白起的人际关系。
二、再看看白起的功劳簿。
三、最后看看白起被赐死的过程。
人际关系:
秦宣太后(也就是芈月),传说白起是一个狼孩,被芈月所救。这关系,硬的刚刚的。穰侯魏冉(芈月的弟弟,秦昭王早期的丞相)和白起是铁哥们,力荐白起。
当然,白起最受秦昭王重用。白起从一个平民到获得重用,一是恰逢秦朝用人之际;二是遇到秦昭王这位伯乐。
简单看一下白起的升职简介:
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担任左庶长。
秦昭王十四年(前293年),白起升任国尉。
秦昭王十五年(前292年),白起升任大良造。
秦昭王二十一年(前286年),白起封武安侯。
这升职速度,和白起的能力完全匹配。
白起的功劳簿(挑大的战功说,因为小的战功太多):伊阙之战:大破魏韩联军(20余万人),彻底扫平秦军向东征伐的道路。
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楚国从此一蹶不振。
上党之战:俘虏韩、赵、魏三国多位大将,斩首13万人。
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坑杀赵军40万士兵,赵国从此一蹶不振。
任职秦军主将30余年,攻城70余座,最终受封为武安君。
为何会被赐死?只是因为功高震主吗?非也。
1.和最高领导人秦昭王对战争的看法不同。秦昭王有雄心,积极对外备战并乐此不疲。
当秦昭王令秦军攻打赵国首都邯郸时,白起刚好生有病,秦昭王只能派五大夫王陵统兵攻打,结果损兵折将。白起病好了,秦昭王赶紧让白起这位战神去接替王陵。
白起拒绝了,并有自己的道理:邯郸不好打,易守难攻。而且最近,秦国总是打这个、打那个,一旦其他国家来援助赵国,秦国必败!而且刚刚经历长平之战,虽然是大胜赵国,但秦国自身也有很大的损失。巴拉巴拉的一大堆道理,说给秦昭王听。
好胜的秦昭王心里顿时就不高兴了,除了你白起,我大秦就无将可用了?
秦昭王派王龁代替王陵为秦军大将,继续围攻邯郸,邯郸果然是易守难攻,依然久攻不下。魏国的信陵君又率兵几十万攻打秦军,秦军损失很大。
白起会带兵,但不懂做人,听到此事后,有点洋洋得意:“秦王不听我的,看吧,一切如同我预料的一样。”
秦昭王知道后,很生气、很生气,面子掉了一地啊,于是强制命令白起统帅大军。
白起称病就是不去。甚至秦王让丞相范雎三番五次去请,白起就是不愿出山。
秦昭王就不仅仅是生气了,但还不至于赐死白起。
2.将相失和。
都说功高震主,白起还没有震到主呢,先把同事——秦的相国范雎给震了。赵、韩等国,花重金就找人游说范雎:“白起太牛了,一旦他帮助秦王灭了其他诸侯国,论功行赏,必在你之上啊。”这个挑拨离间之际,用的恰到好处。
范雎多聪明,从此开始针对白起,不让白起什么功劳都占去。
白起也不傻,从此秦国将相失和。失和,则必失其一也。
最终,白起在杜邮被赐死,有一半的功劳是范雎。
因为最终决定赐死白起,秦昭王是和范雎商议后才决定的。
可悲的是,到自刎之前,白起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反而是觉得是自己杀伐过重的报应——比如坑杀赵军40万人等。
白起带兵一流、打仗一流;做人嘛,就一般般了。
也不能怪他,术业有专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