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啥要杀马谡?

2025-04-08 07:32:3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历史上几次北伐战争都以失败告终,除去蜀国自身力量弱之外,第一次北伐战争街亭失守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街亭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为了在此抵挡魏军,诸葛亮便派马谡去驻守街亭。但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街亭失守,自然北伐战争大败。


诸葛亮也没留马谡的性命。但好歹马谡也是一心一意为蜀国,只是犯了一次错,诸葛亮为什么就要置他于死地呢?他的动机是什么?难道不杀不行吗?首先,在蜀国后期,由于主公刘备不在了,军纲法纪都没那么严。这个时候马谡犯了错误,如果不加以军规处置,恐怕难以服众。所以为了管住众人悠悠之口,只能够杀鸡儆猴,处死马谡。


其次,最重要的一点是马谡太过于狂妄自大。当时诸葛亮要他严守街亭,不可擅自行动。但马谡却擅自上山扎营,最终导致被魏军围困在山上。所以这一切都是由于他自作主张而造成的,不听上级命令,自然该罚。


再次,在街亭失守后,双方进行了一次大战,蜀军自然不敌。但马谡却做出了临阵脱逃的行为,这和大将风范不符。况且自古以来逃兵的下场都不会很好,更何况,他还是带兵的领袖,这样一来,诸葛亮便只能拿他开刀了。


最后,让马谡守街亭原本就是诸葛亮的主意。诸葛亮一直以来都很看重他,但哪里会想到马谡竟然会犯这种错误。所以即便他再疼爱他,也必须依法处理。诸葛亮的动机就在于树立他自己的威信,只有这样才会让人信服,所以不杀不行。

我觉得诸葛亮让他去守街亭也是有意想栽培他,可惜马谡恃才傲物,狂妄自负,只立下了一点功就不知天多高地多厚了,就连诸葛亮也不放在眼里了,非要在山上安营,失却要路,最终导致街亭失守,出祁山前功尽弃。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再不斩马谡,何以杜悠悠重口?倘不是马谡,是赵云或王平或是其他将官,诸葛亮或可不斩,但是马谡,不斩他不足以服众啊!

回答2:

因为马谡严重违反军令,失了街亭这个战略要地,导致北伐失利。

回答3: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马谡立下了军令状,而战争失败了,诸葛亮不得不去用军法处置他了。

回答4:

因为当初马谡立下了军令状,保证自己可以守住街亭,而他却丢了街亭,让诸葛亮很生气。

回答5:

因为诸葛亮不想以后再有人触犯军法,所以即使马谡是自己的弟子,你要将其斩杀以正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