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缅甸叫贡榜王朝,“缅”字表示遥远的,而“甸”在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所以“缅甸”的意思是“遥远之郊外”,这就是古代中国西南人对这片土地的称谓,元朝时成为中华人士对其最广泛之称谓。
清朝和缅甸贡榜皇朝发生一场战争,这是一场属国对宗主国主动挑起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爆发前,贡榜王朝就经常骚扰清王朝的边境,经常派兵侵犯清王朝的领土,向清王朝的土司收取贡赋钱粮,如果那个土司不交,缅甸就开始用兵对付。
清王朝在忍无可忍之下,终于在1762年派兵出击,打算教训一下这不听话的小弟。但没想到的是,竟然打不过缅甸,这场战争直接进行了七年之久,最后缅甸国小耗不住,主动求和,才结束了这场战争。
扩展资料:
缅甸的贡榜王朝:
(1752年~1885年)
贡榜王朝为缅甸最后的王朝,雍籍牙创立,因此也称为雍笈牙王朝。贡榜王朝不但统一全缅甸,也对外四处用兵扩张疆土。
18世纪末(中国清朝乾隆皇帝统治后期),清朝和缅甸两国围绕边界地区的领土和资源控制权发生的一场战争(清缅战争)。这场战争最后以双方签订合约收场。
1782年至1819年是波道帕耶国王(孟云)主政的专制时期,因其多次企图入侵泰国的野心,以及并吞印度边界的曼尼坡与阿萨姆,使得当时占有印度的英国忧心缅甸的威胁。英国挑拨位于贡榜西边的阿拉干王朝动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缅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缅战争
东汉时期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柳貌继承哀牢王位,东汉政府以益州六县与哀牢地设立永昌郡,以哀牢王为部族君长,另派官吏进行行政管理。从此缅甸克钦邦(即哀牢古国)归顺中央。三国时期蜀汉政权接收东汉政权在西南国土,仍设永昌郡。但是诸葛亮拟订“纲纪粗定,夷汉粗安”的施政方针,也就是“因其故俗,羁縻勿绝”,以求相安无事。西晋世袭之8世纪后期至9世纪初,吐蕃的疆域达到极盛,西起葱岭,东至陇山、四川盆地西缘,北起天山山脉、居延海,南至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诏和大理的资料有限,只清楚在缅甸克钦邦设立丽水节度和永昌节度两个行政区管辖。元朝自1253年灭亡大理便接收大理所有国土,改云南行省;缅甸克钦属云南行省管辖。元朝灭亡后,当地为土著所占,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率三十万军征讨云南,设云南省,缅甸克钦邦受云南省管辖。清朝时期仍然占领一小部分,云南省管辖。
当时清朝把骚扰西双版纳一带的人叫做“莽匪”,把骚扰孟定一带的人叫做“木匪”,清廷知道“木匪”就是缅甸王朝;至于“莽匪”是哪一部分人,与木疏夷有什么关系,实际上没有搞清楚,清廷从上到下都不知道“莽匪”和“木匪”都是缅甸王朝。真正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是在乾隆三十二年,这时战争已经打了几年了。
“缅”字表示遥远的,而“甸”在古代指郊外的地方。所以“缅甸”的意思是“遥远之郊外”,这就是古代中国西南人对这片土地的称谓,元朝时成为中华人士对其最广泛之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