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日薄桑榆
【拼音】: rì báo sāng yú
【解释】: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出处】: 《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成语】: 日薄西山
【拼音】: rì bó xī shān
【解释】: 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 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成语】: 日薄崦嵫
【拼音】: rì bó yān zī
【解释】: 日:指太阳;薄:迫近;崦嵫:山名,在今甘肃省天山县西,古指太阳落下的地方。太阳迫近崦嵫山。比喻人已到暮年或事物已到尽头。
【出处】: 战国·楚·屈原《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黄金台》:“日薄崦嗞,茫茫落落,吊古之士,登斯台者,辄低回睠顾。”
【成语】: 日薄虞渊
【拼音】: rì báo yú yuān
【解释】: 犹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
【出处】: 《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成语】: 目别汇分
【拼音】: mù bié huì fēn
【解释】: 指分门别类。
【出处】: 明·宋濂《丽水黄府君墓铭》:“习五经约知其说,尤深于《易》,旁通诸家言,目别汇分,咸得其统绪。”
【成语】: 目不别视
【拼音】: mù bù bié shì
【解释】: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神情十分专注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因见他姐妹们说笑,便自己走到阶下竹前,挖心搜胆的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成语】: 目不给赏
【拼音】: mù bù gěi shǎng
【解释】: 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优美繁多。
【出处】: 清·戴名士《雁荡记》:“环左右前后而列者,争奇献怪,目不给赏。”
【成语】: 目不给视
【拼音】: mù bù jǐ shì
【解释】: 给:供给。眼睛来不及观赏。形容景物又美又多。
【出处】: 宋·周邦彦《汴都赋》:“沉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无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