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蔡的《汉书》记载

2025-04-03 17:38: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至西汉后期,奄蔡被改译为“阖苏”。《汉书·陈汤传》记载匈奴郅支单于西迁的事迹说:“(郅支单于) 自知负汉,又闻呼韩邪益强,遂西奔康居。康居王以女妻郅支,郅支亦以女妻康居王。康居甚尊敬郅支,欲倚其威以胁诸国。郅支数借兵击乌孙,深入至赤谷城,杀略民人,区攴畜产,乌孙不敢追,西边空虚不居者且千里。郅支单于自以大国,威名尊重,又乘胜骄,不为康居王礼,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发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岁辶西巳。又遗使责阖苏、大宛诸国岁遗,不敢不予。”
匈奴郅支单于西迁康居,筑城于都赖水畔,此“都赖水”即今哈萨克斯坦的塔拉斯河。他遣使督责周围诸国的“岁遗”,即指每年向匈奴贡献的税赋。诸国中的大宛在康居国南,阖苏国在康居国西北。此传文中的注解说:“师古曰,胡广云: 康居北可一千里有国名奄蔡,一名阖苏,然则阖苏即奄蔡也。”
可知西汉后期,“奄蔡”的汉字音译改成了“阖苏”,究其原音,应作“hasu r”或者“hesu r”。上古操突厥语的民族,其方言存在前元音带辅音h 和不带h 的差异,例如西汉阿尔泰山的民族“乌揭”,其前元音之前不带h,其突厥语原词“uger”。该民族又译为“呼揭”,其元音之前即带“h”,其突厥语原语为“huger”。“奄蔡”改译为“阖苏”,原因也在于此。
《汉书·西域传》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即将奄蔡国并不视为独立的国家,其国的情况只作为康居国的一部分,夹记在康居国的内容中。 显然,汉朝认定奄蔡国为康居的附庸,所以《汉书》的编者班固才会采用这样的写法。东汉初期,“阖苏”的译名消失了,历史记载中又恢复了“奄蔡”的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