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原名邓小华,女,湖南耒阳人。1970年后历任街道工厂工人,个体裁缝。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锋派文学代表人物。部分作品在香港和台湾出版,并被译介到日本、法国、意大利、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残雪自1997年开始对卡夫卡、博尔赫斯、莎士比亚、歌德、但丁、鲁迅等中外著名文学大师经典作品的解读,大师们精神思想的深度对残雪发生重大影响,残雪的解读不仅仅是在证明她自己的特殊创作、阐述她自己的独特文学观。
这是在积聚大爆发的能量,使她自己的艺术创造能更清晰地呈现灵魂王国的景象,并由个人的精神世界到达人类灵魂的更深广领域。
残雪的所有的小说都是精神自传,作为一位具有分裂人格的艺术工作者,这个现实永远是她要摆脱的,是她一刻也容不了的,可以说正是可怕的现实在刺激着她的想象力。
这便是创造中的“入世”和“出世”的关系。但现实恰好是永远摆不脱的噩梦,它对人的纠缠也是永恒的。残雪早期的作品并非有的评论者认为的“超现实”的,而是扎根于现实的泥土里的,并非纯粹的“灵魂的风景”,而是来自对生活的记忆,即她所言的“正是可怕的现实在刺激着她的想象力。
早期的作品处处充斥着对“可怕的现实”的描述,并且予以高密度集中、夸张的描写。
代表作品有《黄泥街》、《山上的小屋》、《种在走廊上的苹果树》、《苍老的浮云》、《突围表演》、《痕》、《松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