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亲师分别指什么

2025-04-08 20:32:58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天地君亲师,为中国儒家祭祀的对象,多设一天地君亲师牌位或条幅供奉于中堂。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圣贤等民间祭祀的综合,也是传统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

“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发端于《国语》,形成于《荀子》。东汉时期,在《太平经》中就出现了形式整齐的“天地君父师”的说法。北宋初期,“天地君亲师”的表达方式已经正式出现。明朝后期以来,崇奉“天地君亲师”在民间广为流行,把它作为祭祀对象也已经比较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国家的名义,确定“天地君亲师”的次序,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诠释,特别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从此,“天地君亲师”就成为风行全国的祭祀对象。
“天地君亲师”五字成为人们长久以来祭拜的对象,充分地表现出儒教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对长辈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出“中国民众的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这几个字正体现出中国民众的终极关怀所在,是传统社会中伦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据,由于它的深入人心,对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汉字流传时间最久,作为一种象形文字的它有其深刻的含义。汉字书法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声誉,在这里对“天地君亲师”五个字的写法也极为之讲究,“‘天地’二字写得很宽,取天宽地阔之意;‘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须封严,谓君王一言九鼎,口不乱开;‘亲’(亲)字中的‘目’不能封严,谓亲不闭目;‘师’(师)字不写左边上方之短撇,谓师不当撇(撇开)。此外,还有所谓‘人不夺天,地不离土,君不离口,亲不闭目,师不掉巾’的说法”。这种写法形象地体现出中国汉字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时这种象征意义也表露出儒家伦理对其深刻影响,对君王威严的敬畏,对亲上长寿的祝愿,对教师角色的重视,对天地自然的感激,这都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孝”观念。 很显然,人们对“天地君亲师”的崇奉,体现出人们的精神信仰,即仁孝观念,积极上进、尊重规律的入世心态。人们的这种焚香祭拜“天地君亲师”牌位的现象有别于宗教祭拜,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成为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

回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