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将党组织活动融入到社会组织执业活动、日常管理和文化建设之中,使党建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紧密结合、互促共进。
2、贴近职工群众需求开展党组织活动。党组织要密切关注职工群众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开展群众欢迎的活动、提供群众期盼的服务来团结群众、引导群众,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突出社会组织特点开展党组织活动。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党组织活动必须善于发挥这一优势。同时,要针对从业人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动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4、紧扣党员实际创新教育管理服务。要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特别要注重把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发展成党员,注重在没有党员和只有个别党员的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
5、贯彻从严要求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党内生活贵在经常、重在认真、要在细节。社会组织党组织要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工作实际,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党性定期分析等制度。
扩展资料:
在整个组织运行过程中,离不开有效的组织管理。所谓社会组织的管理,是指组织领导对组织运行过程的操纵过程。组织的管理过程就是围绕组织目标,调动各种资源,运用一切手段操纵组织的运行,以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1)决策,就是确定组织的奋斗目标以及选择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和途径的过程。
(2)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常规管理和应变管理。常规管理就是按照预定的方案,对本物种、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要素进行科学的搭配与组合,确保组织成员的行动具有一致性,使之发挥正常的功能,有秩序有步骤地完成组织过程。
应变管理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管理方案,以适应新的外部环境。
(3)监督检验。在组织运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意外事件而影响组织活动进程,甚至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必须要通过系统的监督检验来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的内外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并根据监控的结果决定是否对组织活动进行调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