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由北京交通工程学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联合举办的北京道路交通安全国际研讨会上,标致雪铁龙集团分别与清华大学、武汉同济医学院签署合作研究协议,在交通安全领域进行深入合作。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交通医学研究所所长王正国教授呼吁重视交通安全,大力采取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世界上每秒有1人受伤
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数已超过120万,约1亿家庭有成员因道路交通事故而致死、致残。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世界道路交通伤亡和致残人数将增加60%;在全球疾病负担中,道路交通伤将由1999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3位。根据王正国提供的数据,我国2004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7753起,死亡99217人,受伤451810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元。(卫生部疾控司有关人士的统计数据为,死亡107077人,伤480864人,经济损失达23.9亿元。)
王正国指出,道路交通伤已成为对社会发展有极大负面影响的全球性公害。从全球统计来看,每25秒就有1人死亡,每1秒就有1人受伤,相当于每天有10架大型喷气客机坠毁(按每架320人计算。根据每万车死亡率比较,我国的数字高出一些发达国家四五倍左右。其中,16至45岁的人数占肇事致死人数的比例最高,占84.22%,致伤占89.88%。
酒后驾车、车速过快危害大
据王正国介绍,我国近年来酒后驾车事故数及死伤人数上升较快,1993年以后几年明显上升,1999年至2001年几乎呈直线上升。这与我国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驾驶员对酒后驾车的危害认识不足有很大关系。此外,据一份英国调查数据显示,驾车时想睡,或头一天夜晚睡眠时间在5小时以内,或是在夜间2点至5点驾车,发生伤亡车祸的危险性增加15%—25%。在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打瞌睡占事故的比例分别为1%—3%、10%、33%。我国的疲劳驾驶事故数在1996年至2002年分别占1.40%、1.50%、1.42%、1.15%、1.01%、0.81%和0.84%,相对较低。但由于我国交通事故数量大,危害仍然非常严重。
根据近年的数据统计,车祸致伤机率与车速平方成比例,而死亡机率与车速4次方成比例。高速行车不仅增加危险,而且增加能源消耗、车辆磨损和环境污染。同时,由于对路面质量的要求更高,因而耗资也更大。据统计,车速由50公里/小时加速至80公里/小时时,被撞击的行人致死机率增加7倍。
另外,车体质量较大者,发生事故时保护作用较大。当一辆小车碰撞到另一辆重2倍的小车时,轻车驾驶员死亡机率为重车驾驶员的12倍。
王正国称,为了加强交通安全,以下几种安全措施不可少:减速、忌酒、佩带安全带和摩托车手头盔。在国内,尤其是安全带的作用尚未被人们普遍重视。我国公安部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上路行驶的小型车驾驶员和前排乘员都必须使用安全带,但在我国一些城市的抽检中,使用率仅为10%左右。而欧美地区的抽检率则为63%—98%。(记者 侯小军)
全世界交通伤发生情况
死(人) 伤(人)
每年 1,200,000 30,000,000
每月 10,000 2,500,000
每日 3,268 82l192
每小时 137 3,425
每分钟 2.3 57
每25秒 1人死亡
每1秒 1人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