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北宋真宗和辽国萧太后签订的一份不平等和平条约。当时的宋国情况是内忧外患,新主登基,败多胜少,而辽国国内存在饥荒,女真崛起,内部还有人想拥兵自重。双方都不想决一死战,不然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结果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一般,赵恒和辽太后一拍即合,决定坐下来好好谈谈。
盟约就是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我认为澶渊之盟并不是对宋朝不友好,相反是一个非常好的提议,宋朝虽有兵力并且也有一战的可能,但联盟比打仗的好处多多了,宋朝仅仅用了短短十八年的时间,就把一个内忧外患、濒临解体的政权登上了盛世巅峰,所以澶渊之盟对宋朝来说百倍利好。
靖康之耻时候的军事政治形势则就完全不同了,靖康耻甚至被称为中国史上八大耻之一。北宋靖康年间,宋朝遭遇了金军的毁灭性打击,徽钦二帝受俘北上,后人谓此曰“靖康之难”或“靖康之耻”。当时的皇帝是十分软弱无能的,金国提出很多过分的要求,要钱,钱不够用女人抵债,而皇帝为了保住皇位都一一答应了。
澶渊之盟和靖康之耻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宋方实力尚存,并不想打仗;一个是皇上软弱无能沦为俘虏。所以澶渊之盟,宋方只付出了很小的代价,而靖康之耻,则是国破家亡。
靖康之耻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而谈渊之盟好歹还有一个国家在。
澶渊之盟时,宋军虽然战事不利,但是并没有大败,而靖康之耻时候的军事政治形势完全不同。
澶渊之盟是两个国家友好的结盟而不是那种非常恶劣的。
靖康之耻是代表了北宋的灭亡,而澶渊之盟是同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