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理论

2025-04-16 18:43:4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围绕青藏高原即地球最典型的大陆碰撞造山带开展地学基础研究,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阐明了大陆碰撞带成矿系统和大型矿床的动力背景、深部过程和发育机制,创建了以大陆碰撞型斑岩铜矿为代表的 5 种矿床新模型,揭示了大陆碰撞过程中成矿机制和成矿机理。建立中国成矿体系和成矿模型,发展区域成矿理论、大陆板内成矿理论、多岛弧盆系构造成矿理论,为矿产勘查评价提供重要指导。发展了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地质力学矿田构造找矿理论,以及成矿地质体-成岩成矿构造-成矿流体作用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方法、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法,并在找矿工作中得到实践检验。

中国第一口科学深钻开展的基础地学研究,针对中国的中央超高压变质带,发现了来自地幔深处的新矿物,建立了结晶岩地区地球物理理论模型和解释标尺,发现地下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大量微生物,确定地下生物圈的底界。三口科学钻的实施确定了汶川特大地震的地下主滑面,发现了罕见巨厚断层泥,实时检测到了流体异常与余震的相关关系,为进一步解释汶川特大地震产生机理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经创新研究,发展形成了大陆动力学、造山带深部构造演化、区域成矿、岩溶碳循环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地学理论。一是编制了全球、跨洲、亚洲和中国 10 多种1∶100 万~ 1∶500 万综合地质图件,解决了一些全国性、洲际性及全球性的重大地质科学问题。二是发现了辽西中华龙鸟等一批珍稀古生物化石,在热河生物群、关岭生物群、瓮安生物群、罗平生物群等重要生物群演化方面取得一批具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三是获得宜昌黄花场等 8 条全球地层“金钉子”剖面,进一步完善中国大陆地层系统,地层学研究跻身世界前列。四是中国大陆构造演化研究取得系列新认识。探讨中国大陆构造演化和成矿的关系,重点开展了重要地质单元深部结构探测,研究了大别、秦岭、祁连 — 阿尔金等造山带的造山作用过程。五是青藏高原隆升及大陆动力学机制研究进一步深化,在基底构造、地层格架、构造 — 岩浆序列、东特提斯形成演化、地体拼合和碰撞造山及对成矿的制约等方面取得新认识,在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评价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六是建立中国成矿体系和成矿模型,发展区域成矿理论,为矿产勘查评价提供重要指导。建立陆相成钾新理论,拓展钾盐勘探领域,推动罗布泊钾盐的产业化进程。七是以全球变化的地质记录为研究对象,在古近纪以来古气候古环境演化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尤其是岩溶作用与碳循环研究成果显著。八是新构造研究为主要活动断裂带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提供了新的认识。九是极地地质和月球地质研究成果提升了中国在南极和月球的地学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