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设?

2025-04-05 21:50:5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早在2000年底,当时的中国科技部长朱丽兰就表示,中国将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增加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目标之一就是参加国际空间站计划。国际空间站虽然由美国和俄罗斯共同主导,但是绝对控制权依旧掌握在美国的手里。目前中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外的世界第三大航天大国,美国对中国航天技术的崛起一直深感忧虑并怀有戒心。为了防止航天技术的扩散,保持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的优势,美国一直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 中国航天科技的整个发展历程一直都受到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遏制。近些年来,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想要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合作,就必须要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掌握一些关键技术和人才。没有实力,一些合作项目就根本参与不进去。“就像美国和俄罗斯,曾经是‘死对头’,现在却走到一起。”上个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以后,因为科研经费的缺乏,俄罗斯的空间站建设陷入困境。但是俄罗斯拥有一流的技术和大量科研人员,为了防止这些技术和人员流落到他国,美国需要俄罗斯把这些技术和人才聚合在一起。另外,在美苏太空争霸的过程中,美国的航天工程仅仅保留了航天飞机项目。要继续进行大量的太空探索,美国也迫切需要俄罗斯的合作。也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美国和俄罗斯这两个航天大国走到了一起。 至于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洲空间局国家之所以能够加入到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中去,除了政治制度方面的因素以外,这些国家在太空领域并不是美国的强力竞争者,到目前为止它们还没有独立实施载人航天的能力。而这些国家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合作可以大大减轻美国的经济负担。目前,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费用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其每年的运营费用也超过了900亿美元。如果都由美国来承担这些费用,其就会面临比较大的经济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就要谋求众多的、并且和它没有太空利益冲突的国家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