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之后,项羽便领兵西进,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又分封各路将军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地是巴、蜀和汉中等地,都城为南郑(今陕西南郑)。在此基础上,刘邦自然不会满意,于是和项羽展开了楚汉之争。楚汉之,是指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
最终,楚汉之争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对于刘邦来说,凭借巴蜀之地而夺取了天下。不过,在刘邦之后,刘备同样占据巴蜀之地,却始终和曹魏、东吴三分天下。并且,在都城上,刘备选择在成都定都,而不是汉中之地的南郑。那么,问题来了,同样占据巴蜀之地,为何刘邦定都汉中,刘备却定都成都呢?换而言之,导致刘邦、刘备选择不同都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一
首先,对于汉高祖刘邦来说,之所以定都汉中,而不是成都,目的自然是为了方便进攻关中。在鸿门宴后,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于四月领兵入汉中、并烧毁栈道(用木板架在悬崖上铺成的道路),以示再也无意东出,以麻痹项羽,从而暗度陈仓。汉元年(公元前206年)五、六月份,齐国王室后裔田荣不满分封,赶走齐王,杀胶东王,自立为齐王。
同年11月,刘邦乘机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今陕西省宝鸡市东),重返关中,很快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而这,无疑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如果汉高祖刘邦定都成都,而不是汉中的话,那么因为距离的拉远,想要悄无声息的进攻关中,无疑是非常困难的。更为关键的是,从成都进攻关中的话,不管是兵力运输成本,还是后勤补给压力,都是比较大的。
二
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汉昭烈帝刘备来说,之所以选择定都成都,而不是汉中,主要还是因为汉末三国时期的汉中,不适合作为都城。汉中之战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争。此战由刘备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发起,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结束,战争持续近两年之久。在汉中之战后,刘备夺取了汉中之地,从而进位汉中王,并在公元221年登基称帝,正式建立蜀汉。
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地后,群雄逐鹿的局面已然结束,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格局完全形成。虽然蜀汉拥有益州、汉中之地,但是,在东汉十三州中,曹魏一家就占据了大部分的州郡。尽管刘备的目标是消灭曹魏,匡扶汉室,可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曹魏实力数倍强于蜀汉,对于后者来说,首要目标其实是自保,而不是进攻曹魏。在此基础上,如果定都汉中的话,蜀汉的灭亡时间将明显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