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食用菌菌种退化

2025-04-08 09:32:43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减少扩接食用菌的退化、种性变异,是在繁殖过程中发生的,常用控制菌种移接次数来防止。生产中,应减少菌种扩接次数。当获得优良菌种后,其转管扩接最多不超过5次。(2)防止基因突变可用低温保藏菌种,一般在0~4℃之间。目前国内外公认防止菌种退化的方法是在液态氮超低温条件下保藏菌种。(3)分离纯化对保藏的优质菌种,需要经常分离纯化。一般每次生产出菇后,都应挑选符合本品种特征的优良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每年进行1次孢子分离,经出菇鉴定后,选择性状优良的再进行组织分离。总之,有性孢子分离与无性组织分离要交替使用。用有性繁殖来发现好的变异菌株,用组织分离来巩固这些优良菌株的遗传特性。(4)菌种复壮复壮只能使菌种恢复健康,而不能使其恢复年轻。当某一菌种因环境条件不适宜,生产发育不良时,给予它适宜的条件,菌种比原来长得旺盛起来,就叫复壮。复壮的措施很多,诸如选择该菌种适合的培养基、培养温度、环境、pH、防止杂菌污染及避免多品种混合栽培等。(5)添加维生素E在培养基中加入维生素E,可防止菌种衰退。方法是: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分装试管后,每管用针筒注入1粒维生素E胶丸溶液,再按常规灭菌、制作斜面和接种。(6)改善环境三级菌种培育过程,都必须创造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进行培养,人为控制低温或高温,并注意培养室空气的更新,以及室内外清洁卫生,不断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

回答2:

菌种退化会导致菌丝体生长缓慢,对环境、杂菌等的抵抗力变弱,子实体形成期提前或推后,出菇潮次不明显等现象。引起菌种退化的原因很多,其中菌种不纯和基因突变是主要原因,另外温度过高、不同菌株的混合栽培等都会引起菌种退化。防止菌种退化的措施有:保证菌种的纯培养,注意不要用被杂菌污染的菌种,不要近距离相连接培养;严格控制菌种传代次数,减少机械损伤,保证菌种活力;适当低温保存菌种,低温型菌种如蘑菇、香菇等,在4℃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高温型菌种如草菇在16℃有利于保存菌丝体的活力;避免在单一培养基中多次传代;菌种不宜过长时间使用,超龄菌种会出现老化,而老化与退化是有机相连的,生活力弱的菌种很容易出现退化;菌种要定期进行复壮,在适温、合适酸碱度、充足氧量、无杂菌培养等条件下进行;每年进行孢子分离,以有性繁殖来发现优良菌株,以组织分离来巩固优良菌株的遗传特性。